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代谢综合征: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2008-02-20 00:3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病理现象,包括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等。

  前些日子,我刚参加了高中毕业25周年的同学聚会。一个个当年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如今大多已人到中年,容颜已改,尤其是我们班在商海搏杀的“成功男士”,几乎无一例外地大腹便便。最让我们遗憾的是,本次聚会的召集人——我们的班长,当天未能到会。就在前几天,他因突发胸痛住进医院,诊断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多亏抢救及时才免遭厄运,目前正在医院观察治疗。

  在这次聚会上,大家从班长身上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健康危机,谈论最多的不是位子、票子、孩子,而是“身子”。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几乎将近一半的同学都存在健康问题,有的血压高,有的血脂高,有的血糖高,还有的“三高”全占。不经意间,从事医疗工作的我竟成了这次聚会的主角,我给同学们重点讲的是:“代谢综合征”。

  何谓代谢综合征?

  对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许多人比较熟悉,但提起“代谢综合征”,老百姓也许会有些陌生。实际上,当您了解了代谢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有它的影子,或正在向它靠拢。

  那么,什么是“代谢综合征”呢?它是指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病理现象,包括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等。它与过去常说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X综合征”其实是一回事。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制定的我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以上者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25。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及(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和(或)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者。

  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毫米汞柱,和(或)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TG)≥1。7毫摩尔/升和(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毫摩尔/升,女性<1。0毫摩尔/升者。

  “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危害

  美国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4%。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报告,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即每6~7个人中就有一个。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30岁以后代谢综合征出现陡增趋势。近年来,它的初发年龄也在日趋年轻化,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中年白领

  那么,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又是什么关系呢?医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会引起高血糖、动脉硬化、糖尿病及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胆固醇升高,使大量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还表现为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及血尿酸升高等代谢紊乱,易引起脑中风痛风。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倍。国外一项针对35~70岁人群的调查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未来7年中,每8个人就会有1人死于本病。防治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当务之急。

  如何防治代谢综合征

  防治代谢综合征,主要目标是预防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降低病残和病死率。

  一般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项:

  1。年龄超过40岁。

  2。有1项或多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3。患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

  4。有相关疾病家族史: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者。

  为了让人们远离“代谢综合征”这个无声杀手,对于上述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目前认为,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源头,因此,超重或肥胖者应当限制饮食中热量的摄入,低脂饮食(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糖类食品,不吃油炸食品),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应当长期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消耗热量,是减轻体重并防止体重反弹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后效果仍不满意者,应加用药物治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针对组成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疗,如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等等。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及双胍类药物(如格华止)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是代谢综合征的的首选治疗药物。另外,此类药物还可通过降血糖、调节血脂、抗纤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有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切不可因为加用了药物就放松了对饮食与运动的要求。

  (实习编辑:黄熙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张银霞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从医近六十年年,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张献墀的学术思想,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皮肤科、妇科、内科疾病。尤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头痛、中风、冠心病、失眠、咳喘、脾胃病、气管炎,胆囊炎、肾病等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皮科疾病:痤疮、湿疹、荨麻疹、玫瑰糠疹、牛皮癣等疾病;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更年综合症、血液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 商军科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围绝经期诸症

  • 赵峪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中药、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色素膜炎、眼底出血、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炎、白内障、近视、弱视、眼睑痉挛、眼外肌麻痹等常见及疑难病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