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糖尿病患该不该早“戴帽”

2008-03-21 00:4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美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政府、公司和个人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目前,这种花费还在持续增长。美国糖尿病协会主要采取下述措施,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的"可疑分子",并且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安娜是我到美国结识较早的一位医务工作者。她从事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已多年,瘦高个子,金黄色的头发,岁月的流逝虽然难免会给她留下一些痕迹,但如果你能与她见面,绝不会想到她已是年过七旬的人。从外表看,安娜只有50多岁,目光锐利,思维敏捷,生活自理能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才知道她患2型糖尿病约30年,如果"查"一下安娜的祖宗三代,代代都有糖尿病患者,安娜一家真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之家。看着她,不禁使我想起国内一位亲戚,年龄比安娜小,戴糖尿病"帽子"才2年,可当我去年回国看她的时候,糖尿病后遗症已给她带来许多的痛苦。

  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曾经研究过美国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和用药方法。从药物品种来说,除了少量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新药可能国内还没有之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与国内无多大差别。那么,为何不同国籍的这两位糖尿病患者的差别会如此之大?30年糖尿病的"折磨"为何没有给安娜留下太多痕迹?这些问题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我与安娜深入的交谈中,我发现美国糖尿病协会以及医务人员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教育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从最近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发现,美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17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6.2%;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属于糖尿病的"可疑分子"。美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政府、公司和个人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目前,这种花费还在持续增长。美国糖尿病协会主要采取下述措施,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的"可疑分子",并且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放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国内,许多属于"模棱两可"的糖尿病患者,即血糖值在正常值上限与异常值下限之间波动的患者,医生往往本着"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思维模式将患者"放走",或者仅仅列为定期观察对象。美国则相反,医生执行的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们早早地给这些患者戴上了糖尿病 "帽子"。安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0年前,她的血糖值稍微高于正常值,医生根据她的家族史和血糖值,毫不犹豫地就给她戴上了糖尿病"帽子"。他们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患者能提早防范,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的另一项调查也证实,如果对这些可疑糖尿病患者不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则10年之内,他们将会发展为2型 糖尿病,其中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果早期能对这些可疑糖尿病患者采取适当措施,结果就大不一样。早期防范不仅可以预防和推迟他们转变为2型糖尿病,而且还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专家建议,适当放宽糖尿病诊断标准,对可疑糖尿病患者,即空腹血糖在6.11~6.9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者,就早早戴上糖尿病"帽子",让他们提高警惕,尽早采取饮食疗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接受糖尿病教育,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此看来,我的那位亲戚虽然"正式"诊断糖尿病才2年,是一位糖尿病新患者,实际上从她出现并发症的症状来看,她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一位糖尿病老患者,否则并发症不会出现这么快。

  2.尽早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经给全美医务界发出警示:"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阻断糖尿病前(早)期病情的发展,美国整个卫生保健系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若要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其关键是尽早发现血糖轻度升高的高危个体。但这些患者早期除了血糖轻度升高(空腹血糖在6.11~6.9毫摩/升)外,常无其他可察觉的症状,也无不适感觉,因此不会主动去医院检查,医生也不会想到给他们检查血糖。为了克服这种麻痹大意的倾向,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健康人群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对可疑糖尿病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测定。尤其是45岁以上的体重超重者,或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本人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以及以前或现在患有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都应列入检测重点对象,他们均属高危个体。空腹血糖的测定虽然是一种简便易行筛选糖尿病可疑人群的方法,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下午的检测结果往往偏低,故最好在清晨检测。与空腹血糖检测相比,葡萄糖耐量试验更能有效地发现可疑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建议每隔3 年检测一次。以安娜为例,她在40岁左右,在无任何糖尿病症状的情况下,在一次体检中被医生确诊患了糖尿病。自从医生告诉她有糖尿病的那天起,她就一直坚持采用运动和饮食疗法控制血糖,尽量使血糖值在理想范围。

  如今30年已过去了,安娜从来没有因患糖尿病住过院,也没有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现在,她经常提醒她的儿女们,要注意饮食均衡、增强运动、避免肥胖,定期检查血糖,警惕糖尿病发生。

  (实习编辑:黄熙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邱庆华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有丰富的手术治疗

  • 王孟庸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用中医补肾法调理体弱善病者阴阳平衡,治疗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病,对营养过盛人群的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证多年调研

  • 邵燕燕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善于诊治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