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女士今年38岁,患1型糖尿病21年,发病后一直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在戴胰岛素泵前,夏女士每天的胰岛素用量已经高达80个单位,但血糖波动仍然很大,黎明现象严重,经常出现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反应,以致4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经并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Ⅲ期)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自2000年起,夏女士平均每年住院3~5个月,半年前患者因眼底出血而行激光治疗。2004年7月患者因全身乏力伴恶心、呕吐,尿酮体(++)又一次住院。住院后采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治疗,6天后测血糖:空腹5.0~7.0mmol/L,餐后8.0~10.0mmol/L,血糖控制平稳,尿酮体为阴性,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无视物模糊及多尿、夜尿等症状,精神、饮食及睡眠逐渐正常,再观察5天后出院。至今患者已带泵两年整,每日胰岛素总量已减至46单位,而血糖仍然非常平稳。患者感觉饮食、运动比带泵前更灵活、更随意,还经常在周末睡懒觉而不用担心血糖会升高(因为有24小时自动输注的基础率控制),视物模糊、肢端的麻木、疼痛等症状都不见了,以前常有的腰痛也消失了,也未再出现过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血糖波动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加重的重要原因。夏女士因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平稳,而换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也逐渐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可以说,胰岛素泵对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展,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正是胰岛素泵治疗的优势之一。此外,胰岛素泵治疗还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模拟生理分泌:胰岛素泵的输注方式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符合生理要求。
2.提高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可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使患者生活更接近正常人。如有黎明现象的患者,可设置一个黎明的基础输注量;餐前大剂量可根据进餐的质与量、进餐时间进行设定;某一餐延迟或取消,基础输注量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应用泵后,无需再计划胰岛素最佳注射时间和起作用高峰时间,可以使工作、生活和娱乐活动的安排随意变动。还可参加力所能及的任何运动,如游泳,踢球、跳舞等。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血糖控制更稳定:使用胰岛素泵能把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降至最小。由于胰岛素释放量与需要量能够基本匹配,餐前大剂量调控好,可控制三餐后高血糖;基础量分段设定好,可克服清晨高血糖(黎明现象)。
4.可随时调整基础输注量:胰岛素泵的基础输注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如果存在夜间低血糖现象,就可以把夜间胰岛素基础输注量设定低一些。而对胰岛素高度敏感的患者.胰岛素泵在避免胰岛素过量方面更是有益,它的输注最小精确剂量可低至0.05单位。
5.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使用胰岛素泵,皮下仅存留少量的胰岛素,所以因运动导致的低血糖也就减少了。而对于低血糖感觉不灵敏者,应用胰岛素泵后,可以恢复其敏感性,这样就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以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6.胰岛素泵释放量准确而精细:无论用多少胰岛素,只要事先设定好,胰岛素泵就会按时释放,血糖控制越不稳定,这种准确性显得越重要。另外,胰岛素泵还可释放极小剂量的胰岛素,如每小时只释放0.05~2.5单位。
(责任编辑:张蓝飞 实习编辑:李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