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贴上这片胰岛素“膏药”,糖尿病患者终于不用打针了!

2020-02-14 00:31:14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硬币大的“膏药”一贴,保证一天血糖正常?目前小鼠和小猪都表示OK……

  ◆ ◆ ◆  ◆ ◆

  智能胰岛素贴,一贴管一天!

  胰岛素是人体调节血糖平衡的重要武器,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不能有效地产生胰岛素和/或无法有效地利用胰岛素,这时候就需要从体外额外注射胰岛素以帮助身体维持糖代谢的平衡,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根据血糖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节计算,又需要承受注射的痛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发明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并且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这种贴片就像贴膏药一样,一天贴一片,一片管一天!研究最近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

  这一胰岛素贴大小仅相当于一枚硬币,其上却整齐排列着数百根微小针头。这些微小的针头由能够感知血糖水平的高分子材料所制成,可轻易穿透表皮来感知皮下组织附近的血糖水平。当血糖上升时,会检测到浓度变化而发生膨胀,从而实现了对血糖水平的自动响应。

  同时,研究人员在制造这些针头的时候将其和胰岛素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混合,在光照后形成针体。当针头自动膨胀后,其内负载的胰岛素就会自动释放,扩散进入体内,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血糖逐渐恢复正常之后,胰岛素的释放速度又会减缓,防止低血糖的风险。

  研究人员在糖尿病小鼠模型和糖尿病猪模型中分别证明了胰岛素贴片的降血糖效果,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一枚硬币大小的智能胰岛素贴片就足以让一头体重25kg的糖尿病猪维持20个小时的正常血糖,并且可以每天换上一片持续使用。由于这些微针长度不足1毫米,因此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麻烦与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贴片通过模拟胰岛细胞的工作方式在需要的时候递送胰岛素,达到了智能调控血糖的目的,接下去这一智能胰岛素贴片可能会逐渐走向临床。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在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那么就有可能改变糖尿病治疗的模式,将患者从扎血糖、打胰岛素的麻烦与痛苦中解放出来,让糖尿病的治疗变成贴膏药那样简单。此外,这一治疗技术可能不仅会用在糖尿病治疗上,也有望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管理。

  ◆ ◆ ◆  ◆ ◆

  肉好吃别太多,太多要得病!

  去年一份发表在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指南宣称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吃红肉的和加工肉对健康有害,但这一指南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反对,甚至还有人扒出了这一指南背后可能的利益纠葛。(推荐阅读:美国内科学顶刊发文称“红肉无害”,结果被医生们群嘲了……)

  最近发表的两项研究也一起反对了这一观点,认为红肉和加工肉类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摄入主要来自于肉类的含硫氨基酸(SAA)过多可能会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纳入了美国六项大型队列的数据,涉及参与者近3万人,中位随访时间长达20年。结果发现:

  每周多吃2份加工肉(HR 1.07, 95%CI 1.04-1.11)、红肉(HR 1.03, 95%CI 1.01-1.06)或家禽(HR 1.04, 95%CI1.01-1.06)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每周多吃2份加工肉类(HR 1.03, 95%CI 1.02-1.05)或未加工红肉(HR 1.03, 95%CI 1.01-1.05)与死亡风险增加也有关。(注:一份相当于113g未加工红肉、家禽或85g鱼;对于加工肉类而言,一份相当于2片培根、2小段香肠或1根热狗。 )

  另一项研究发表在EClinical Medicine上的研究则关注到了来自主要肉类的SAA摄入。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美国人的每日SAA摄入远超平均需要量。这项使用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的研究评估了SAA摄入与慢性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调查了11576名成年参与者的心脏代谢疾病风险评分、总SAA摄入、蛋氨酸(Met)摄入和半胱氨酸(Cys)摄入后发现,美国人的SAA摄入高达平均需要量的2.5倍。

  较高的SAA、Met和Cys摄入量独立于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复合代谢性疾病风险评分增加有关。同时,还与血清胆固醇、葡萄糖、尿酸、血清尿素氮、胰岛素和HbA1c水平有关(p <0.01)。目前人们的SAA摄入过多,为了减少SAA的摄入应该更多选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而非肉类食品。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饮食对于我们身体的影响可能需要数十年才会显现,但我们的饮食习惯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状态。没有一种食物能够让我们的患病风险陡然增加,但每个人的一点点风险,就意味着未来无数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患者,而这些疾病原本都可以被避免。

  ◆ ◆ ◆  ◆ ◆

  女性多喝酸奶,健康又长寿!

  酸奶可以为人们提供蛋白质、钙、镁和维生素B12等多种营养素,同时还有可能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因此,酸奶能预防慢性疾病、改善人们健康似乎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论。但目前似乎并没有确定的证据显示多吃酸奶可以改善健康、降低人们的死亡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一项美国的研究就利用两个大型队列的数据评估了摄入酸奶的效果,发现女性多吃酸奶或可降低死亡风险。

  这项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纳入了护士健康研究中的82348名女性以及健康专业人士随访研究中的40278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没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手段获得了其酸奶摄入情况并累积了超过335万人·年的随访资料。

  结果发现,在随访期间共有20831名女性和12397名男性死亡。与不食用酸奶的人相比,食用酸奶频率≤1次/周(HR 0.89, 95%CI 0.86-0.93)、1-3次/周(HR 0.85,95%CI 0.81-0.89)、2-4次/周(HR0.88, 95%CI 0.84-0.91)和> 4次/周(HR 0.91, 95%CI 0.85-0.98)的女性,死亡风险降低了11%-15%不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化并不具有剂量-反应关系(p for trend = 0.34)。酸奶对于男性似乎更没有用,男性无论吃多少酸奶,死亡风险都不会降低。

  那么酸奶是否可以预防疾病呢?研究发现多吃酸奶可以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13%(HR 0.87, 95%CI 0.78-0.98; p for trend = 0.04),但并不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0.92, 0.79-1.08; p for trend = 0.41)。用1份坚果(28g)或全谷物(28g)代替1份酸奶(245g)可以进一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但用1份红肉(85g)、加工肉类(28-45g)或牛奶(8oz/236ml)或其他乳制品(1oz/28g)代替酸奶则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酸奶主要是由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发酵而成,但在研究中无法分析各种酸奶的成分,也无法确定益生菌的种类和浓度。此外,参与者所摄入的具体酸奶种类,如低脂、脱脂或加糖的酸奶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研究虽然发现了女性食用酸奶能够降低全因和癌症死亡风险,但由于不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因此对于这一结果仍需要谨慎对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甜蜜医馆第九期: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如何控血糖?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推荐专家更多
  • 刘小强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2型糖尿病 糖尿病逆转治疗,糖尿病各类并发症 胰岛功能障碍

  • 赵景馨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危象、垂体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 张庚良主任医师河北省中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肾、眼底、足、神经、胃肠、皮肤等并发症;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肢体疼痛、无力,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病变、脑梗塞、眩晕;糖尿病引起的反复尿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病引起的高血压、低血糖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症、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和内科疑难病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