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家中通常有很多种药物,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家中的板蓝根冲剂整包结块发黏,一些常备药片发黑或变色,整瓶胶丸粘在一起……而这些药物都还处在保质期内。专家提醒,强光、高温都易致药品变质,夏季更要注意药物的储存。
哪类药品最需防热呢?专家介绍,主要有五类:药物胶囊或胶丸,比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异味;糖浆剂、眼药水,要注意对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冲剂,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热易发黏、结块,有的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中药制剂,多为膏、丹、丸、散等,蜂蜜、红糖等是其中常见的添加剂,容易发霉生虫,而且那些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也可能在高温下裂开,导致变质;栓剂,在酷暑里易发生质变,如出现酸败、颗粒干涸、稀薄、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臭味。另外,眼药膏在受热后也容易出现类似于栓剂的变质特征。
专家指出,温度每升高10℃,药物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增加3~4倍。夏季,家庭储存药品一定要注意低温阴凉。特别是已打开包装使用而又没用完的药品,更要妥善保存。一些中药材易长霉、虫蛀,在装瓶前应充分烘干或晒干,装瓶后密闭阴凉存放。另外,有些药物遇热极易挥发,要特别注意密闭,如各种酊剂、医用酒精等。专家提醒,市民可根据药品说明书中注明的存放条件,在夏天妥善保管各类药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药品对热特别敏感,如室内达不到此要求时,可放在冰箱中冷藏。
(责任编辑:张蓝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最典型的新药,针对胰高血糖素样肽进行作用的两种药物:诺和力(利拉鲁肽)和百泌达(艾塞那肽)和传统药物究竟有什么不同,糖尿病降糖药物真的是越新越好吗?
擅长领域: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糖尿病并发心、眼、胃肠、神经、坏疽等慢性并发症,对部分甲状腺疾病、痛风、高血脂症、肥胖病...
擅长领域: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肾、眼底、足、神经、胃肠、皮肤等并发症;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肢体疼痛、无力,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病变、脑梗塞、眩晕;糖尿病引起的反复尿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病引起的高血压、低血糖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症、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和内科疑难病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危象、垂体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