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想尿尿不出,憋尿又憋不住,详解“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咋回事,如何应对

2018-09-18 01:34:22糖友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尿失禁与尿潴留,这两个“尿与不尿,都是问题” 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怎么造成的呢?

  走进住院病房,每次就看到一位老年糖尿病女患者坐在简易坐便架上排尿,因为膀胱尿潴留,就是尿不出来。她说,有尿而尿不出,比生孩子难产都难受。

  一位糖尿病男性患者,最近1年多来“漏尿”症状越来越严重,平时咳嗽,大笑,甚至快步行走都会有小便溢出,自己都感觉身上有股尿味儿。

  尿失禁与尿潴留,这两个“尿与不尿,都是问题” 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怎么造成的呢?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神经性病变导致膀胱、尿道的储尿、排尿功能失常,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即为神经源性膀胱。

  为什么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见于40%~80%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有约25%的发病率。

  糖尿病周围神经受损,均可导致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累及支配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逼尿肌反射及收缩力减弱或消失、尿道内外括约肌控尿能力减低,造成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逼尿肌反射亢进(因无抑制性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患者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部分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分类:

  Ⅰ度: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漏尿;

  Ⅱ度:在行走,上楼梯出现漏尿;

  Ⅲ度:站立时或由躺着改为站立时出现漏尿。

  二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排尿时膀胱颈部不能或不充分张开),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常见的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个案例,感觉到膀胱坠胀感,想尿的时候尿不出,严重时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就像一个坛子,尿液满了就溢出,再严重者出现肾积水等。

  除排尿症状外,还伴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神经源性膀胱需要做“尿动力学”检查

  出现以上排尿症状,除了需要做B超检查残余尿之外(不要超过50毫升),最有说服力的检查就是尿动力学检查。

  1.一般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测压、漏尿点压力测定、肌电图等项目。

  2.影像尿动力学。直观的反应出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调性问题,同时能观察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收缩情况,膀胱颈口的开放情况,全面动态监测膀胱、尿道的活动情况,直观的、清晰的观察到储尿期、排尿期、排尿后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的活动以及两者的协调过程。

  还有一个自我检查的最简便方法:自己试一试在小便的中途能让尿流停止(提肛收缩),如果收缩有力,尿流中断,那么说明想尿的时候尿得出,想憋的时候憋的住;反之,则要高度重视了,该检查检查,该治疗治疗。

  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目标

  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防止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减少尿失禁,预防泌尿系感染,使患者能够规律排出尿液,以便从事日常活动。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的六大对策

  1.哪种治疗方式最合适呢?

  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 “无创→微创→有创”的原则。

  首先要积极治疗糖尿病,在血糖未稳定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非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膀胱训练、尿液引流、药物治疗等。

  由于神经源性膀胱伴随着32.5%的尿路感染并发症,所以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

  2.如何进行膀胱训练?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可以采取以下膀胱训练的措施:

  憋尿:尿急时不要立即冲入卫生间,而是先憋些时间、等待排尿的感觉减弱。

  定时排尿:无论是否需要,每小时排尿1次。此后可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直至能够憋尿3至4小时。

  抑制尿急:首先放松,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身体感觉,例如缓慢做5~10次深呼吸。可以转移尿急注意力。然后快速而有力地提肛,每次5~10次,尿急冲动常常会减弱。

  3.凯格尔运动(又称骨盆运动)

  首先找到盆底肌肉:排尿期间用力夹闭尿道和提肛,停尿,然后再开始排尿,控制这种活动的肌肉(即括约肌)便是要锻炼的盆底肌。

  躺着、站着、坐着都可以进行锻炼,一般建议配合呼吸,收缩持续2-4秒,舒张放松2-4秒,每次做20组,每天做3次,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

  对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推荐使用该类方法以增强盆底与括约肌力量,从而改善尿失禁、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

  4.药物治疗有哪些?

  药物治疗主要有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的尿频、尿急和尿失禁,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

  另一种药物用来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等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常见的有坦索罗辛、萘哌地尔片等,药物治疗都应按医嘱进行。

  5.尿潴留时进行尿液引流

  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尿液引流效果顺序是:自家清洁间歇导尿> 留置导尿潮式引流膀胱> 留置导尿> 耻骨上膀胱造瘘。

  间歇性自家清洁导尿术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指不将尿管留置于膀胱内, 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 排空后即拔除的导尿方法。

  与自家清洁间歇导尿相比,留置导尿会显著增加膀胱和肾脏结石、狭窄和膀胱肿瘤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发现,在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的 50-60岁患者群体中,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为 0.27% - 10%。在这些患者中,慢性炎症和刺激、结石和长期留置导尿管都导致膀胱肿瘤的发病风险。

  6.耻骨上置管(膀胱造瘘)

  耻骨上留置导尿是指经由耻骨上造瘘口插入导尿管到达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方法。

  优势:避免对尿道的压迫和刺激。较留置导尿方便舒适。

  不足:耻骨上有创方式,需进行伤口护理。长期置管者菌尿、残余尿较多。

  耻骨置管平时注意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以上,预防感染和膀胱结石的发生;

  定时消毒造瘘口等;

  保持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

  定期(一般每月1次)更换耻骨上留置尿管;

  如遇尿液颜色、气味异常或尿液浑浊需要及时复查尿常规,医院就诊。

  如果已经尝试多种保守治疗但无效,需要就医尝试手术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王志伟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动脉疾病: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髂动脉,上下肢各段动脉等),各种动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足,大咯血;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其他动静脉疾病:各种动静脉漏,动静脉畸形,头面部、四肢、内脏等血管瘤,各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肿瘤介入治疗范围:恶性肿瘤如头颈部癌、肺癌、肝癌和肝转移癌、胃肠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恶性骨肿瘤、椎体转移瘤、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恶性葡萄胎等;恶性腔道狭窄(包括食管、贲门、幽门、结肠和气管);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胰头癌);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

  • 吴永健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领域: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的治疗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 董振华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TCM treatment for rheumaimmune systemic diseases, chronic liver diseases, tumor and other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