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科研中的药物副作用不应夸张报道

2011-08-20 01:3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对于媒体很“关心”的药物副作用的报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近期,针对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映报道层出不穷,如文迪雅导致心血管损害(点击进入文迪雅专题)、吡咯列酮可能导致膀胱癌(点击进入吡咯列酮专题)。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药物的安全性也开始提出质疑,甚至有患者已经主动申请停用药物。专家表示,媒体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没有错,但应该注意鉴别信息来源。

 

 
纪立农教授主持媒体发布会

  在2011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记者交流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对于媒体很“关心”的药物副作用的报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药物副作用多是科研层面上的

  不应该针对临床夸张报道

  纪立农教授表示,如果不是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FSDA(中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权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最好别报道,否则容易引起误导。

  此外,针对一些在科研中可能存在的药物副作用,专家表示应该谨慎对待

  “药物副作用的确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了科研中的副作用,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甚至影响医患关系!”纪立农教授说。

  专家指出,科研过程中对待药物副作用是从科研角度来看待的,比如几千例、几万例患者中出现几个副作用病例,从科研角度即便只是个例,也是有研究价值的,但是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并不具备医学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否会对患者产生远期效应,是法短时间估量的。

  纪立农教授说:“对于一些发表在论文中讨论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很多是处于观察和研究阶段,并没有国家相关机构的认定,所以如果进报道容易引起对患者的误导,比如有些患者会自己停药,可能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在谈到和健康教育以及和媒体关系时,纪立农教授表示遇到媒体报道不全面或者不准确时,非常愤慨,希望媒体能够多发布正面的和科学的信息,让不科学的信息没有立身之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蓝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推荐专家更多
  • 孟景茜郑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7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黄褐斑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 袁效涵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急慢性并发症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等呼吸系...

  • 林明珠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痛风、肥胖及更年期病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