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腹部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

2011-07-06 09:51:00中华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通常没有确诊糖尿病的人群,一般都不会主动监测血糖,那么,假如不测血糖,怎么知道是不是存在高危因素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在做客人民网健康卫生访谈时介绍以下几条可以参考。

  通常没有确诊糖尿病的人群,一般都不会主动监测血糖,那么,假如不测血糖,怎么知道是不是存在高危因素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在做客人民网健康卫生访谈时介绍以下几条可以参考:

  第一,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不管是否有遗传背景,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高龄的人一定比低龄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提前,以往强调45岁,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每年体检的时候应注意自己空腹血糖。

  第二,遗传背景。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最新的调查发现,父母为糖尿病患者,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而兄弟姐妹中已经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因此对糖尿病家族史的了解非常重要。除此以外,本次调查统计还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家族史高,但没有糖尿病家族风险大,所以凡是有这几种疾病家族史者的代,较易得糖尿病。

  第三,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如果仅为四肢发达,腹部并不胖还好,因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四肢不胖,只肚子胖的,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除上述因素,已有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高,或者在妊娠期间有高血糖,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妇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第四,心血管病人伴随糖尿病风险高。在前几年欧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心脏病的高血糖的调查,在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测定血糖,发现2/3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经是糖尿病,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提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随1/3糖尿病,1/3糖尿病前期。基于这个结果,中国也进了调查,结果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神经疾病科、脑血管疾病科也作过调查,发现了相似结果,也就是说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达了高血糖状态,高血糖程度不同,约有一半达到糖尿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随率非常高。

(责任编辑:张蓝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杨文英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杨文英,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国家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卫生部慢病预防控制委员会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副组长,中央保健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华糖尿病杂志》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等多家杂志编委。学习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79-1981年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修。1985-1988年在荷兰Groningen大学附属医院深造。1988-今年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就职,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大内科主任,北医教研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专业特长:国内著名的内分泌专家,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特别在糖尿病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主要从事中国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发病因素的研究,同时专注脂毒性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卫生部课题,例如参与完成了著名的“大庆糖尿病研究”、主持完成了1994年牵头进行了19省市大规模糖尿病普查(卫生部课题94-1-093),为了解我国糖尿病流行动态提供了宝贵资料,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研究结果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2007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糖尿病、代谢综合症患病率流行状况的调查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系列分析。进行了全国近5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目前我国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14%。该研究建立了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数据库,构成了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基地网络,代谢综合征患者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域,样本具有代表性,这些都为进一步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近年来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脂毒性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同时参与或牵头了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药物观察研究,担任国际多中心药物研究的中国负责人,在新药观察研究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全国的糖尿病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了较多的贡献。近几年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的国际著名杂志包括Diabetes Care,N Engl J Med, Circulation,Euro-Heart J,Nutrition Nournal等,并受邀为《英国医学杂志BMJ  2010- May-293》和《Indian J Med Res撰写2010年世界糖尿病日的特邀述评》撰写述评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推荐专家更多
  • 林明珠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痛风、肥胖及更年期病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 权金星主任医师甘肃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尿崩症、生长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

  • 孟景茜郑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7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黄褐斑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