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过5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者5.37亿人,而其中1/4就在中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都无法治愈,只能靠长期吃药来控制血糖,然而最新一个新上市的降糖新药却带来了停药缓解的希望。
一、降糖新药上市,或可实现停药持续缓解
9月30日,糖尿病新药——多格列艾汀片正式获得国家药监管理局批准上市,近日实现处方销售。此药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款获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适用于单独治疗/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一些使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使用多格列艾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降糖新药多格列艾汀片有何优势
1、稳态控制血糖
该药是利用血糖传感器葡萄糖激酶为靶点,让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受损的葡萄糖激酶传感器得到修复,让可控制在4~6.5mmol/L之间,即不让血糖过高,也不让血糖过低。
2、从源头对抗高血糖,患者或可实现停药缓解
多格列艾汀片可以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进展和并发症发生,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自主调控能力,业内人士表示,一部分患者实现糖尿病的转归和治愈,在停药之后,血糖仍维持正常。
3、护肾
多格列艾汀片不通过肾脏代谢,即便是罹患肾病的患者,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用药,无需担心药物会伤肾。
新药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但它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在价格上是否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二、真实效果怎么样?价格值不值?
多格列艾汀片在我国5家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实验共纳入69位患者。在用药后,受试者52周糖尿病缓解率为65.2%。
在我国,目前仅有广州、深圳以及上海三个地区有售此药。该药每盒零售价建议420元,一盒药可使用2周时间。
对比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如阿卡波糖片,规格50mg*30片零售价为61.92元、二甲双胍片,规格0.25g*60片零售价为14.5元、西格列汀,规格100mg*14片零售价为137元。相比较而言,新药的价格是更高一些。
糖尿病在我国的患病情况十分严峻,大约有1亿人次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没有及时干预的话,很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
三、不可忽视的高血糖,超1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为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阶段。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祝捷指出,糖尿病前期是指糖调节受损,包含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患者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异常升高的表现。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8%,患病人数超过1.3亿人次。而我国正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群高达3.5亿人次!
血糖异常是所有人都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生活中想要稳定住血糖,学会这几件事很重要。
四、学会这几招,稳定你的血糖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值应维持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7.8mmol/L。如若空腹血糖值处于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处于7.8~11.1mmol/L,则说明身体处于糖耐量受损阶段,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一般不需要吃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恢复,大部分的患者在干预后可恢复至正常状态。甚至一些新发、病程不长、肥胖的确诊患者,通过合理的生活干预后,糖尿病的病情也可能随之消失。
1、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以谷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的食物为辅助,在原有的饮食基础上降低400~500千卡热量。
2、控制体重
对于本身体重超重、肥胖的人群,要将BMI值控制在24以内,或是让体重在3~6个月内下降至少5%。
3、坚持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建议日常可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长期坚持下去。有氧运动,对于增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有很大帮助,同时可帮助让肌肉力量增强、改善有氧代谢能力。而抗阻力锻炼可以让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入增加,可帮助降低血糖值。
糖尿病是对健康威胁很大的一种疾病,新药的问世无疑是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对于一些尚未确诊糖尿病的人群,日常还是要多加注意,从生活中的细节去做出改变,让自己避免患病。
参考资料:
[1]《“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正式发售,或可实现停药缓解,客服:每盒420元,一盒可用两周》.九派新闻.2022-10-31
[2]《“糖尿病前期”千万别忽视》.光明网.2022-05-07
[3]《吃药?打针?糖耐量异常,该怎么办才好?》.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2021-03-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梗塞、肾病、肝炎、肺炎、呼吸道感染及各种并发症。坐诊地点:病房楼九楼糖尿病科
擅长领域: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胃肠心脏汗腺植物神经 病变、早中期肾脏病变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氏甲状 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腺瘤等)、高脂血症、脂肪肝、更年期综 合症、高泌乳素血症、席汉氏综合症、痛风、骨质疏松等
擅长领域: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尿崩症、生长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