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是怎样发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肾脏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原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其特点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糖、蛋白过多。并有透明样物质沉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脏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可以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这是糖尿病性肾病的基本发病原理。
糖尿病性肾病是怎样发生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使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阻力增高,超滤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水肿(浮肿)、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肾病是怎样发生的---目前认为,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种代谢紊乱、内分泌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血管损害。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及肾脏增大等因素有关。其中支持者较多的观点是:代谢紊乱因素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股,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基底膜增厚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发生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其防治工作关系重大。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1)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发现糖尿病并予以合理治疗,尽可能使三大物质代谢恢复正常是非常关键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常能使早期肾脏病理改变恢复,但如进展到临床肾病期,即使严格控制血糖,效果也较差了。糖尿病性肾病接近尿毒症期可出现下列现象:
a.肾糖阈明显增高,故不能以尿糖来判定血糖控制程度,而应以测定血糖为准,增加了调节胰岛素和降糖药剂量的困难。
b.在尿毒症时某些代谢产物有还原性,致使用硫酸铜还原法测定尿糖时有假阳性。
c.尿毒症的患者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症,应随时调节计量。
d.一般不宜再用口服降糖药,而应使用胰岛素。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慎重使用口服降糖药。双胍类药物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不宜使用,糖适平比较安全,但也有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应用时仍需严密观察。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2)积极治疗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对于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压控制后往往尿蛋白排出亦减少。要使血压下降到16.8/11.5千帕(126/80毫米汞柱),在这一时期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目前多主张肾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变成血管紧张素II,使水钠潴留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另外,由于肾小球入球,出球小动脉扩张,使肾小球供血改善,减轻了肾小球进行性损害,改善了肾功能。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3)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40克。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应限制。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4)透析与移植: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期,应进行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肾或胰肾移植,为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末期最有效的办法。经过移植后,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5)不用或肾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肾病(6)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应给扩血管药,抗血小板凝聚药和活血化瘀药,如阿魏酸哌嗪片,
(实习编辑:乌英)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