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无肉不欢更容易得糖尿病,尤其是加工肉!

2020-04-23 00:23:02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低风险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主动监测管理期间很少出现肿瘤生长或转移,四十岁以上患者风险减半,反倒是年轻人更要当心!

  1

  无肉不欢更容易得糖尿病,尤其是加工肉!

  饮食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西方饮食的肉类摄入量较多,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相关,相反更多选择植物来源食物、较少摄入肉类的地中海饮食则与较低的风险有关。

  研究已经发现了肉类、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与死亡、卒中、癌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有关,最近发表在Diabetes Metab上的研究则荟萃了这些研究,强调了红肉和加工肉收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

  这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28项研究,其中25项为队列研究。

  研究中有11项来自美国、10项来自欧洲、7项来自亚洲;10项研究分析了总肉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17项分析了总红肉摄入的影响,11项涉及禽肉,20项讨论了鱼肉摄入对于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研究共涉及超过38.6万名参与者,其中22482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结果发现,与肉类总摄入量最高和最低的人群相比,肉类总摄入量增加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33%(RR 1.33, 95%CI 1.16–1.52)有关,红肉可能增加22%的糖尿病风险(RR 1.22, 95%CI 1.16–1.28),加工肉类可能增加25%的风险(RR 1.25, 95%CI 1.13-1.37),但禽肉(RR 1.00, 95%CI 0.93-1.07)及鱼肉摄入(RR 1.01, 95%CI 0.93-1.10)不太会引起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

  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天的总肉类和红肉摄入每增加100g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36%(RR 1.36, 95%CI 1.23-1.49)和31%(RR 1.31, 95%CI 1.19–1.45)有关,加工肉类更是每天多摄入50g就会增加46%的2型糖尿病风险(RR 1.46, 95%CI 1.26–1.69)有关。

  不过,每天多摄入50g的禽肉(RR 1.04, 95% CI 1.00–1.09)或鱼肉(RR 1.03, 95% CI 0.98–1.09)可能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无关。

  红肉中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蛋白质和氨基酸、血红素铁和晚期糖化终产物可能会推高2型糖尿病的风险,加工肉类中常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则进一步增加了风险。

  虽然亚洲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总肉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但先前的研究认为,2011年中国有280万糖尿病患者的出现与加工肉类摄入有关,180万与红肉摄入有关,因此减少肉类的摄入可能还是有好处。

  实在想吃肉,用鱼/贝类替代红肉同样有望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2

  低风险微小甲癌不着急开,年纪大更别急!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但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都需要马上开刀。

  对于低风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主动监测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局限于甲状腺最大直径不超过1cm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更适合用主动监测代替手术,等出现进展时在手术也不迟。

  最近发表在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的研究分析了患者年龄与这一癌症进展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年龄大的患者更不需要着急!

  这项荟萃分析纳入了5项研究,3项仅纳入了微小癌,2项纳入了不超过2cm的肿瘤;4项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1.0-55.2岁之间,女性占比在75%-90%不等。3项来自日本的研究的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2项来自韩国和美国的研究随访时间约2年,可能是由于日本以外地区较晚开展此类研究所致。

  2项研究、共涉及1619名患者的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在40-50岁的患者肿瘤最大径增长3 mm或以上的风险较更为年轻的患者减半(RR 0.51, 95%CI 0.29-0.89);

  4项研究、涉及2097名患者的分析结果发现,40岁以上的患者肿瘤最大径增长3 mm或以上的风险较更为年轻的患者要低45%(RR 0.55, 95%CI 0.36-0.82)。

  4项研究、涉及1232名患者的分析显示,40-45岁的患者肿瘤出现增大≥50% 的风险较年轻的患者降低了35%(HR 0.65, 95%CI 0.51-0.83)。

  3项研究、涉及1806名患者的分析显示,40岁或以上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仅为年轻患者的22%(RR 0.22, 95%CI 0.10-0.47)。

  虽然年纪较大的患者在主动监测期间出现肿瘤转移的风险更低,但所有患者发生转移的风险实际上都很低。

  研究人员指出,接受主动监测的低风险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年龄较大可能与肿瘤生长风险降低有关,主动监测期间出现转移很少。

  年龄较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接受手术后的预后和术后并发症更差,但可能选择主动监测低风险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反而会比较好。

  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如何平衡手术的并发症和癌症之间的风险很重要。对于中年以后的患者,如果愿意接受主动监测,这一处理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

  3

  酸奶能赶走心血管代谢病,糖尿病最明显!

  心血管代谢疾病(CMD)是一组慢性疾病,包括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这些疾病会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推高相关的死亡风险,而心血管死亡正是全球第一大死因。

  许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均有希望降低人们对心血管代谢风险,增加益生菌的摄入也是其中之一。最近发表于Adv Nutr的研究发现,增加酸奶等发酵乳制品的摄入能改善一般人和代谢疾病患者的降低心脏代谢疾病风险。

  这项系统综述纳入了20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和52项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评估了发酵乳制品的常规食用量与心脏代谢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添加到乳制品中的益生菌补充剂对肥胖患者、血脂异常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其中3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8项观察性研究的数据被纳入了荟萃分析之中。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发现,发酵乳制品可使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4%(RR 0.96, 95% CI 0.94-0.98);摄入酸奶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7%(RR 0.73, 95%CI 0.70-0.76),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20%(RR 0.80, 95%CI 0.74-0.87)。

  不过,摄入芝士过多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24%(RR 1.24, 95%CI 1.03-1.49)。

  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发现,将益生菌添加到乳制品之中或者使用胶囊/粉剂形式给予直接摄入益生菌补充剂均有助于改善肥胖患者的身体测量指标。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而言,与直接吃益生菌的胶囊/粉剂相比,将益生菌添加到乳制品之中对于血脂的改善更为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与之相反,直接吃益生菌的胶囊/粉剂对其的效果更好,血糖等糖尿病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更大。

  研究人员指出,一般人摄入发酵乳制品和酸奶可以降低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不过并非所有的发酵乳制品都有好处,比如芝士吃的太多就有可能得不偿失。患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使用胶囊/粉剂形式给予益生菌补充剂,还是选择将益生菌添加到乳制品之中,可能取决于其具体的代谢疾病状况。不过,由于不同研究使用的益生菌菌株大相径庭,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蒋红玉深圳罗湖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原中医科主任。   诊治范围: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5项获科技进步奖。编著主编与参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宋恩峰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脑瘤、膀胱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慢性胃肠炎、肝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虚、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各种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 张昱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领域: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蛋白、血尿、IgA肾病、肾衰、糖尿病肾病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