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日趋严峻的儿童糖尿病问题的忧虑和关注,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天津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天津医大代谢病医院院长、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于德民教授。
于德民说,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迅猛增长,已成为十分流行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更严重的是,临床上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低。有调查显示,多年前临床上100个糖尿病人中仅七八个是小孩儿,且几乎都是与先天遗传相关的1型糖尿病,与后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患儿很少见。
可是现在几乎每5个糖尿病人中就有1个是儿童青少年,而且以2型多见。儿童糖尿病明显增多的趋势非常令人担忧,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将会影响患儿一生
“糖尿病对健康的最大危害,是高血糖导致的可怕的并发症。”于德民说,糖尿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足部病变甚至截肢等。研究表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几年或十几年后,逾50%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2%将完全失明;约30%患者会出现微蛋白尿,其中10%会恶化成终末期肾病;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正常人的24倍和10倍。
可见,糖尿病具有严重致残、致死性,但遗憾的是,目前该病还不能根治,只能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控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儿童一旦患病,将面对数十年的带病生存,个人健康、婚姻、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均会受到影响,患儿家庭也将因此背上沉重负担。相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糖尿病对儿童的影响与危害更大。
小胖墩儿明显增多致使小“糖人”猛增
于德民认为,儿童糖尿病的明显增多,与小胖墩儿的显著增多有直接关系。有调查显示,近5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小胖墩分别增长了1倍和4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儿比例高达1/5;而每4个肥胖儿中就有一人患2型糖尿病,逾85%的2型糖尿病患儿是小胖墩儿。
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尤其内脏脂肪对健康危害很大。它是一种内分泌组织,可分泌各种细胞炎性因子和激素,直接干扰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使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研究表明,在标准体重基础上,体重每增1公斤,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
吃得好动得少孩子过早“发福”
“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是导致小胖墩儿增多的直接原因。”于德民说,现在物质丰富,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怕孩子受苦,常带他们下馆子,吃肯德基、麦当劳,顿顿大鱼大肉,正常的饮水也被一些高糖饮料取代。同时,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户外运动也渐渐被看电视、打电子游戏取代,使摄入的大量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无法被机体“消化”,使其转化为脂肪大量堆积,造成肥胖。
温馨提示:
避免儿童糖尿病,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吃得好、动得少”的不良生活方式,要求家长首先要树立健康意识,保证孩子粗粮、细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蛋、鱼等各种营养均衡摄入,不偏食、挑食,并让其充分户外运动,这对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应每年进行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在内的常规检查,小胖墩儿尤其要高度重视,因为肥胖很可能就是糖尿病的信号!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报道,糖尿病患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不少儿童小小年纪就被糖尿病缠身。我们说起儿童糖尿病,很多人可能马上联想到的是一个个小胖墩。但,是不是出生体重超重的孩子容易患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有没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到底偏爱什么类型的儿童?为此,39健康编辑特地咨询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小燕。
擅长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7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黄褐斑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内分泌紊乱,运用经方诊治临床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并发心、脑、肾、眼底、神经及其大血管病变,内分泌紊乱、痛风、不孕不育、月经病(闭经、痛经等)、更年期综合症、甲状腺肿大、甲状功能减退等内分泌有独到的认知及治疗方法,另外如外感、咳喘、冠心病、慢性肾病、白塞氏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制性脊柱炎、牛皮癣、痤疮、慢性肠炎、乳腺增生、前列腺炎、血小板减少症、小儿抽动症,肿瘤化疗后综合症、鼻炎、副鼻窦炎、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及其他内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