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消渴病治疗三大提示!

2009-09-01 05:3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西药的角度讲,消渴丸最适合非肥胖、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孕妇、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消渴病治疗三大提示!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中医古籍对消渴病有较多记述,其病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在病因方面,《皇帝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病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上,消渴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经过近28年的临床验证,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的青睐。为了更有效、安全合理地使用消渴丸,现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以下心得:

  提示一:对证治疗疗效佳

  “对证”:消渴病在中医范畴内有多种分型,大部分患者都属“气阴两虚”型,体内阴虚有热,燥热伤津,所以这类患者常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如烦渴多饮、口干舌燥。消渴丸的中药成分黄芪、山药、五味子益气、健脾、养心;地黄、天花粉、葛根益阴、生津、护肾;玉米须有很好的降糖效果。所以有口渴喜饮、易饥多食、倦怠乏力、烦热盗汗等“气阴两虚”症状的患者,服用消渴丸后不但血糖得到控制,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是单纯使用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从西药的角度讲,消渴丸最适合非肥胖、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孕妇、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提示二:规范用药多观察

  首先,消渴丸应在餐前15~30分钟口服,以便使药物发挥最佳的降糖效果;服药期间不可饮酒,以免引起低血糖。

  其次,规范使用消渴丸。由于消渴丸中的格列本脲降糖效果较强,常规的服用方法是:初次服用者当从小剂开始,口服,一日2~3次,每次5丸,逐步递增至一日2次,每次10丸。但有医生提供经验:当血糖不太高时,每日早餐前服一次即可;当病情需要服用中等剂量( 15~20丸/日)时,早餐前约服2/3剂量,午餐前约服1/3剂量,晚上尽量不服,以免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如一餐漏服,不可在之后随意增加剂量,用药后要注意及时进餐。

  提示三:联合用药莫重复

  消渴丸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其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具有较强的降糖效果。根据药物联合应用的基本原理,同类作用机制的药不宜联用,因此消渴丸不宜同其他磺脲类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但是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比如二甲双胍、拜唐苹、文迪雅等等。

  总而言之,消渴丸组方精妙,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曲堂清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针灸治疗老年中风及其后遗症、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疼痛疾病

  • 戴永辉福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痛、失眠、头痛、胆囊炎、胆石症、便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单纯性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哮喘、咳嗽、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脑瘫、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发症、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下肢静脉曲张、面瘫和中风后遗症后期康复治疗等。

  • 蒋红玉深圳罗湖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原中医科主任。   诊治范围: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5项获科技进步奖。编著主编与参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