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糖尿病人血糖过低也很受伤

2008-09-04 00:0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主要发生在接受降糖药治疗期间,尤其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越好越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会发生高血糖———糖尿病。而血糖也并非越低越好,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体内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50mg/dl(2.8mmol/L)时,就会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心慌,饥饿感、出汗、震颤等,严重者会出现脑功能障碍,如恍惚、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种临床现象称为低血糖症。

  糖尿病患者也经常会发生低血糖反应,其发生常常出现在以下情况:①糖尿病早期②使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③使用胰岛素治疗。

  有些患者在糖尿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常于餐后3小时或下一顿饭前出现饥饿感,伴心慌出汗,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使得糖类食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延迟,出现餐后低血糖,这往往预示糖尿病正在发生。克服的方法是避免一次进餐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糖类食品)。

  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主要发生在接受降糖药治疗期间,尤其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越好越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虽然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加,但是由于易被患者重视而便于克服。相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往往容易被忽视,急诊室救治的严重低血糖症多是口服磺脲类的患者。磺脲类药物有很强的降血糖作用,常用的有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唐适平等。每位患者的药量不能千篇一律,用药不当,半片药也可以导致低血糖发生。病情轻的患者不能用磺脲类药,使用磺脲类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心慌、饥饿感也应该减少药量。

  有些中成药也含有磺脲类药物,如消渴丸每10粒含强效磺脲类优降糖1片,用量不当一样发生低血糖。此外还要提醒糖尿病病友们,有些不规范的所谓专治糖尿病的“纯中药”或“保健品”也添加有优降糖,由于没有标识,使用前很难发现。识别的方法是:如果使用这些制品能使血糖明显下降,或服用后几小时发生心慌、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请您慎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低血糖反应。

  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必须掌握好降糖药剂量,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不定,治疗剂量也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经常调整磺脲类或胰岛素的药量,达到血糖良好控制又不出现低血糖。其次是调整好饮食量,不要多吃,也不能少吃,保持均衡,避免低血糖。尤其注意,如果因为感冒、心脑血管病不能正常进食或腹泻影响吸收,要及时减少降糖药剂量。再有是保持每天运动量的相对恒定,运动可以降血糖,过大的运动量还可以引起低血糖,因此外出旅游、登山、日光浴、热水浴时需要适量增加一些饮食。

  另外为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时口袋里可以带上一张标明“糖尿病”以及自己姓名、地址、电话的卡片,并带些备用食品。如果一旦发生低血糖,可以吃上几块糖果或喝200毫升含糖饮料,一般十几分钟都能缓解。严重的低血糖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只要糖尿病患者注意做好上述几点,大部分低血糖是可以避免的。

(实习编辑:朱文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推荐专家更多
  • 刘静主任医师甘肃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

  • 李学军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彭贺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临床工作38年,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糖尿病的诊治,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甲亢、甲减及甲状腺危重病人的抢救。曾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