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中秋节,老王到医院测了个快速血糖,控制得不错。开好处方,老王乐呵呵地;中着张医生说,“中秋节儿子孙子都过来了,都知道我有糖尿病,都不准我随便吃月饼。我那宝贝孙子啊,还非要考考我,问我:‘1+1什么时候不等于2?答对了才准我吃一小块月饼。我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张医生你知道答案是啥嘛?这小鬼跟我说,是算错了的时候!一哈哈!咱们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也有‘1+1’的,往往也是不等于2的。”“哦,这是咋回事呢?”
既往的“1+1”不可取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双胍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X-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作用机理各有侧重,比如双胍类药物抑制肝糖输出、促进外周对糖的利用;磺脲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把不同药物组合在一起,能多管齐下,加强降糖作用。
然而大多数患者都觉得“是药三分毒”,吃多了没啥好处,因此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少吃药就少吃药。很多医生也觉得最好给病人先只吃一种药,留点儿余地,血糖实在控制不住了再加另一种药。至于三种药物联用.那已经是医生的“杀手锏”了,而患者或家属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会觉得”这病太严重了,真是没治了”。
其实,吃药的多少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按照以往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治疗方法,先采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如果效果不好,那就开始服用一种药物,控制一段时间后,血糖又有所回升,那就再加量或是加用另一种药物。长此以往,不难发现,其实患者的血糖水平真正控制在HbAlc<7%以下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这就大大偏离了持久控制血糖达标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是非常不可取的。
现在的“1+1”更理性
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尤其是认识到了血糖达标的重要性之后,糖尿病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新的“1+1”治疗观点,那就是在糖尿病的早期就开始积极地联合治疗,争取一上来就能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并且一直保持这样的好成绩。而“1+1”治疗方案也由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问世而出现了根本的变革。
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生前数年就出现,并且在整个糖尿病病程中形影不离。因此,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应该在诊断初期就开始治疗,并且作为基础用药持续应用,它是“1+1”的第一个“厂。在这类药物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适当增加其他种类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就是第二个“1”。联合治疗.宜早不宜迟。对于肥胖的患者,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的患者,可加用磺脲类药物;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加用糖苷酶抑制剂。多重作用之下,尽快、尽早地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这正是病友所希望的。
1+1>2和1十1<2
大量的研究证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合用,其降糖作用1+1>2,能使更多病人达标;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1+1<2”,这就是为什么说糖尿病口服药物联用“1+1≠2”的道理。
有研究表明,与格列吡嗪剂量递增至每天40毫克相比,罗格列酮加用较小剂量的格列吡嗪能使HbAlc<7%的达标患者比例从22%增加到50%。与二甲双胍每天2克相比,罗格列酮加用二甲双胍每天1克服达标患者比例从45%增至55%。互为补充的作用机制增强了降糖作用,与此同时,要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所用药物的剂量却明显减少了,所带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应降低。众所周知,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双胍类药物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同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联用相比,罗格列酮与磺脲类联用,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比例从13%降至2.9%,相差近4倍。和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联用相比,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比例从25.3%降至14.3%,腹泻患者的比例从8.0%降至1.4%。不良事件的减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更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所以说,以噻唑烷二酮为基础的“1+1”联合治疗方案,所获得的效果肯定是大于2的。
“哈哈哈,这回我明白了,回头啊,我也去考考我家里人去,问问他们,为什么糖尿病治疗1+1不等于2!”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的“1+1”
过完了中秋节,老王到医院测了个快速血糖,控制得不错。开好处方,老王乐呵呵地;中着张医生说,“中秋节儿子孙子都过来了,都知道我有糖尿病,都不准我随便吃月饼。我那宝贝孙子啊,还非要考考我,问我:‘1+1什么时候不等于2?答对了才准我吃一小块月饼。我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张医生你知道答案是啥嘛?这小鬼跟我说,是算错了的时候!一哈哈!咱们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也有‘1+1’的,往往也是不等于2的。”“哦,这是咋回事呢?”
既往的“1+1”不可取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双胍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X-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作用机理各有侧重,比如双胍类药物抑制肝糖输出、促进外周对糖的利用;磺脲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把不同药物组合在一起,能多管齐下,加强降糖作用。
然而大多数患者都觉得“是药三分毒”,吃多了没啥好处,因此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少吃药就少吃药。很多医生也觉得最好给病人先只吃一种药,留点儿余地,血糖实在控制不住了再加另一种药。至于三种药物联用.那已经是医生的“杀手锏”了,而患者或家属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会觉得”这病太严重了,真是没治了”。
其实,吃药的多少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按照以往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治疗方法,先采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如果效果不好,那就开始服用一种药物,控制一段时间后,血糖又有所回升,那就再加量或是加用另一种药物。长此以往,不难发现,其实患者的血糖水平真正控制在HbAlc<7%以下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这就大大偏离了持久控制血糖达标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是非常不可取的。
现在的“1+1”更理性
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尤其是认识到了血糖达标的重要性之后,糖尿病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新的“1+1”治疗观点,那就是在糖尿病的早期就开始积极地联合治疗,争取一上来就能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并且一直保持这样的好成绩。而“1+1”治疗方案也由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问世而出现了根本的变革。
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生前数年就出现,并且在整个糖尿病病程中形影不离。因此,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应该在诊断初期就开始治疗,并且作为基础用药持续应用,它是“1+1”的第一个“厂。在这类药物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适当增加其他种类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就是第二个“1”。联合治疗.宜早不宜迟。对于肥胖的患者,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的患者,可加用磺脲类药物;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加用糖苷酶抑制剂。多重作用之下,尽快、尽早地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这正是病友所希望的。
1+1>2和1十1<2
大量的研究证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合用,其降糖作用1+1>2,能使更多病人达标;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1+1<2”,这就是为什么说糖尿病口服药物联用“1+1≠2”的道理。
有研究表明,与格列吡嗪剂量递增至每天40毫克相比,罗格列酮加用较小剂量的格列吡嗪能使HbAlc<7%的达标患者比例从22%增加到50%。与二甲双胍每天2克相比,罗格列酮加用二甲双胍每天1克服达标患者比例从45%增至55%。互为补充的作用机制增强了降糖作用,与此同时,要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所用药物的剂量却明显减少了,所带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应降低。众所周知,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双胍类药物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同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联用相比,罗格列酮与磺脲类联用,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比例从13%降至2.9%,相差近4倍。和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联用相比,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比例从25.3%降至14.3%,腹泻患者的比例从8.0%降至1.4%。不良事件的减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更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所以说,以噻唑烷二酮为基础的“1+1”联合治疗方案,所获得的效果肯定是大于2的。
“哈哈哈,这回我明白了,回头啊,我也去考考我家里人去,问问他们,为什么糖尿病治疗1+1不等于2!”
(实习编辑:吴伟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