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警惕!抑郁症随着糖尿病一块来

2011-01-06 05:1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经历抑郁的机会是普通人的两倍,差不多每三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尤其是女性患者。抑郁反过来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而且它还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国外调查,11%的糖疗病患者出现重症抑郁症,31%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症状加重。在20项包括非糖尿病人群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要高出两倍。由于抑郁可导致高血糖,并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临床医生应对抑郁症进行筛查。但是,目前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并未得到治疗。其实,无论先发生糖尿病还是抑郁症,只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不健康生活有关,其中除了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之外,还与精神因素如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意外事件、亲人的亡故等精神刺激有关。据国内流病学调查统计:工作节奏快,生活紧张,一天到晚永远把精神绷得紧紧的人易患糖尿病。精神紧张首先会使对抗岛素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多,同时,精神紧张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最近,有关专家发现大脑皮层紧张时可分泌一种激肽——脑肽,可促使血糖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症几率为常人两倍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经历抑郁的机会是普通人的两倍,差不多每三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尤其是女性患者。抑郁反过来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而且它还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国外调查,11%的糖疗病患者出现重症抑郁症,31%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症状加重。在20项包括非糖尿病人群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要高出两倍。由于抑郁可导致高血糖,并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临床医生应对抑郁症进行筛查。但是,目前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并未得到治疗。其实,无论先发生糖尿病还是抑郁症,只要患上这两种疾病,同时治疗可使两者无法获得双向改善,而且,关键还是要治疗好糖尿病。

警惕!抑郁症随着糖尿病一块来

  抑郁症为何能导致糖尿病?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产生疲劳感等典型症状。

  Ⅱ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研究表明,抑郁及与抑郁相关的症状,不但是构成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生理、并发症的发生、血糖调节及治疗等方面,都会产生复杂而显著的影响。

  老张是由于退休这个因素导致情绪低落,患了抑郁症,进而得了糖尿病。

  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进食不规律,体重增加、躯体活动减少,引起了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增加了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

  抑郁症诱发的神经内分泌如肾上腺皮质轴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增高也会引起患者腹部脂肪沉积,血浆甘油三酯和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些都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此外,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及服用抗抑郁药也使其易患Ⅱ型糖尿病。

  患抑郁症的糖尿病人死亡率高

  如前所述,抑郁及与抑郁相关的症状可导致糖尿病。与之相反,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且患抑郁症的糖尿病人死亡率比未患抑郁症的糖尿病人高54%。目前认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样反应,使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等增多,并且长期的高血糖引发皮质醇活性的改变。这些变化反过来作用于患者,使患者出现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与此同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饮食要求严格、锻炼要求高和治疗费高昂也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症。

  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了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医嘱的依从性,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治疗抑郁能帮助降糖

  尽管抑郁症已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然而在国内,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长时间未被医生和患者本人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尚能达到30%,而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治疗率则仅为5%。大多数人不认识抑郁症,不敢正视抑郁症,不知如何对待抑郁症。

  多数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情绪和血糖控制有显著的正性作用。

  那么,如何区分抑郁和情绪低落?首先要知道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精神残疾和精神疾病慢性化。抑郁症的治疗重在预防,及早认识初期的抑郁症症状,从病因入手,消除直接导致或诱发抑郁症的因素,避免因把抑郁症当成综合病症治疗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抑郁症与一般的心情低落不同,具体表现主要包括:(1)情绪低落,一般以“晨重暮轻”及“春秋季节重而夏季轻”的规律为特点;(2)思维迟缓,即记忆力下降、大脑反应慢等;(3)活动减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4)常有焦虑、内疚感;(5)睡眠障碍,以早醒为其典型表现;(6)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7)有自暴自弃、厌世、自杀心理或行为。但是,许多病人的表现并不典型,作为核心的抑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而躯体症状最容易造成误诊,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服用抗抑郁药物,我们应了解什么

  事实上,在临床用药中,抗抑郁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有其他的有效治疗方法,如谈话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应该与医生就所有治疗手段进行讨论。

  抗抑郁药的用途是帮助那些抑郁的人们,让他们感觉自己更像患抑郁之前的“自己”。这也就是说,和大多数正常人一样,抑郁患者的生活中也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只是他们将这些快乐忽略了,而更多地关注于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抗抑郁药物通过改变化学信号在大脑中的作用来达到“消除”抑郁的作用。

  抗抑郁药物有哪些

  抗抑郁药物主要有四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如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SSRIs被认为是通过影响脑中5-羟色胺(一种能够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的数量来起作用。由于此类药比其他抗抑郁药物更容易耐受,所以通常被医生作为首选抗抑郁药物,大家最熟悉的百优解(盐酸氟西汀)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两种比较老的药物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丙米嗪、阿米替林)和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如苯乙肼、异羧肼)。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SNRIs)则是一种比较新的药物,其中包括文拉法辛和度乐西汀(也被用来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性疼痛)。

  抗抑郁药物存在各种副作用,如体重增加、影响性欲等,因此,糖尿病抑郁患者应该和医生讨论这些副作用,同时讨论所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会与抗抑郁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如何使用抗抑郁药物

  与其他治疗方法一样,没有神奇的万能药,不过您可以个人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如果您同时希望戒烟,可以考虑服用安非他酮,因为研究显示它可以抑制人对香烟的渴望。抑郁患者应该询问医生服用哪种药物更有意义。

  平均来看,抑郁患者服用第一种抗抑郁药物就会有效果的可能性只占50%。这时就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物或尝试其他方法。有研究显示,服用第一种抗抑郁药无效的患者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换用另一种药物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四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抗抑郁药物才有效果。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不要突然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服用6~12个月。在开始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抑郁患者不必希望症状立刻得到好转。有的患者可能需要6周时间才能看到病情有显著的改观,所以不要失去信心。

  当医生给您开出抗抑郁药物的时候,您应该向医生问清楚“这种药物有哪些副作用”、“服用期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等问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王志伟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动脉疾病: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髂动脉,上下肢各段动脉等),各种动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足,大咯血;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其他动静脉疾病:各种动静脉漏,动静脉畸形,头面部、四肢、内脏等血管瘤,各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肿瘤介入治疗范围:恶性肿瘤如头颈部癌、肺癌、肝癌和肝转移癌、胃肠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恶性骨肿瘤、椎体转移瘤、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恶性葡萄胎等;恶性腔道狭窄(包括食管、贲门、幽门、结肠和气管);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胰头癌);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

  • 孙雪英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技术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脑梗塞、脑萎缩、慢性肾功不全、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胰腺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肝硬化、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月经不调。以及湿疹、痤疮等各种疑难杂症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