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漏服降糖药 应该如何补救

2010-12-21 05:5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阿卡波糖(拜唐平、卡博平)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所以餐中想起漏服药还可以补上,吃完饭再补药降糖效果会大打折扣。<br>

  定时、定量、规律用药是保证血糖良好控制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偶尔一次漏服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血糖的显著波动或短期内居高不下;若是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后果就更严重了。在漫长的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忘记服药的事件发生,如果忘了服药事后想起来,是应该立即补服呢,还是干脆就算了呢?处理这个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漏服药物的种类、漏服的时间、漏服的次数和血糖控制情况等。

  磺脲类药物

  这类药物品种繁多,按照起效快慢及作用维持时间上分可分为短效和中长效两大类。

  短效药物往往要求每餐前半小时服用,比如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如果您到了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可以将吃饭的时间往后推半小时,如果吃饭的时间不能改变,也可以偶尔一次餐前直接应用,但要适当减少药量,这样做可能会引起餐后2小时血糖较平时略高,但能够减少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如果到了两餐之间才想起来,那需要立即测量血糖,若血糖轻微升高,可以增加活动量而不再补服;若血糖明显升高,可以当时减量补服,不能把漏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用药时间一起服。但是如果您到了下一餐前才想起来漏服药了,那就不用补服;

  餐时血糖调节剂

  这类药物的代表药物是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漏服此类药物的处理方法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忘记用药,根据监测血糖的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时间了则无需补服,要测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就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适当减少下一餐餐量,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漏服药的影响。

  a-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拜唐平、卡博平)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所以餐中想起漏服药还可以补上,吃完饭再补药降糖效果会大打折扣。

  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此类药物不增加岛素的分泌,单药应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如果二甲双胍的用量较小,可以通过加大活动量的方式降低血糖而无需补服。联合用药的患者也最好仅采用增加活动量的方式,或者在明确血糖水平确实高以后再补服,以减少由于用药时间变化,导致多种药物相互作用而出现低血糖反应。要是已经到了下一次使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就无需再补了。

  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的代表是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和吡格列酮(顿灵、瑞彤)。这类药物只需要一日一次服用,起效较慢,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所以单药应用者漏服当日均可补服,联合用药者只要血糖不低也可当日补上。到了次日无需再补。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孙克平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甲状腺疾病、丹毒、前列腺疾患、下肢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 宋恩峰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脑瘤、膀胱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慢性胃肠炎、肝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虚、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各种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 蒋红玉深圳罗湖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原中医科主任。   诊治范围: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5项获科技进步奖。编著主编与参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