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国50万人研究:吸烟增加糖尿病风险,胖子更受伤,戒烟就饶你一命!

2018-03-24 01:46:45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抽烟 = 癌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主动戒烟保平安!

  抽烟不仅让你赛过活神仙,有可能真的让你会早日变神仙……

  抽烟和肺癌的联系不仅是板上钉钉,甚至都成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桩经典案例。不久之前,一项华盛顿大学的研究[1]则揭示了吸烟对高血压易感基因的影响。而在就在这周,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2],又给吸烟增加了一条新罪状——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抽得越早、越久、越凶,那你就越危险……

  基于发达国家数据的荟萃分析[3,4]显示,吸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较非吸烟者上升14%~44%,并呈现出剂量-反应效应。而基于中国人群的一些短期、小样本的前瞻性研究[5,6]同样发现,吸烟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最多可达4.16倍!

  2018年3月12日,在线发表在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一项研究[2]则进一步在中国人群中坐实了这些发现。这项研究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的数据[7]为基础,参与者登记于2004~2008年,分别来自中国五个城市及农村地区,纳入了超过50万30-79岁的成年人。

  为了探索吸烟与中国人糖尿病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吸烟情况分为四类。同时也采集了他们的身体数据,并在9年随访期间监测参与者的糖尿病发病情况。

  其中,四种吸烟情况的定义分别为:

  1.从不吸烟(never-smokers):在纳入研究时未吸烟,并且在一生中吸烟<100支;

  2.曾经吸烟(ever-regular smokers):曾经每天吸烟≥1支/烟草≥1克,持续≥6个月,或者由于健康原因在纳入研究前 ≥ 6个月戒烟;

  3.自主戒烟(ex-smokers):自己主动在纳入研究前 ≥ 6个月戒烟;

  4.偶尔吸烟(occasional smokers):不符合上述条件,并在纳入研究前 ≥ 6个月未完全戒烟。

  1抽烟:又添一条新罪状

  在被纳入研究的近20万名男性和28万多名女性中,额外排除了有肿瘤史、心血管史,或在研究开始3年内就发生糖尿病、死亡或失访的参与者。男性曾经吸烟的比例非常明显地高于女性(68% vs 3%),曾经吸烟者的比例,农村均较城市更高(62% vs 72%; 2% vs 3%)。在430万人/年的随访中,新发了13652例糖尿病,其中男性5194例、女性8458例,女性发病率稍高(3.0 vs 3.3  每1000人?年)。

  分析发现,吸烟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男性主动戒烟者(HR 1.15, 95%CI 1.05-1.27)、偶尔吸烟者(HR 1.11, 95%CI 1.02-1.21)和曾经吸烟者(HR 1.04, 95%CI 1.00-1.08)中的糖尿病风险均有所增高。追加调整了BMI及腰围后,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在主动戒烟者中消失(HR 1.05, 95%CI 0.96-1.16),但在曾经吸烟者中又有进一步增高(HR 1.14, 95%CI 1.10-1.18)。

  在城市的男性中,抽烟抽得越早(p for trend = 0.00073)、抽的时间越长(p for trend = 0.00073)、抽烟的量越大(p for trend < 0.0001)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20岁之前就开始抽烟,风险上升27%(HR 1.27, 95%CI 1.16-1.40);抽烟超过35年,风险上升29%(HR 1.29, 95%CI 1.16-1.44);每天抽烟超过30支,风险就上升42%(HR 1.42, 95%CI 1.38-1.93)。在女性中,这一趋势更为显著(p for trend 均< 0.0001)。

  2胖子:摸摸肚子又躺枪

  做胖子险象环生,爱抽烟危机四伏,腰又粗、体脂又高的胖子爱抽烟,那真的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研究显示,人越胖,抽烟越危险。

  研究人员分别从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体脂比例(BF%)三个方面考察了参与者的“胖”,发现吸烟并不能帮胖子燃烧脂肪,但却能帮胖子燃烧生命……

  与从未吸烟的人群相比,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男性,腰围越粗,糖尿病的风险越高(p for trend = 0.0016)。WC小于85cm(HR 1.18, 95%CI 1.04-1.33)、WC在85~95cm之间(HR 1.22, 95%CI 1.08-1.39)和WC在95cm以上(HR 1.60, 95%CI 1.39-1.85)的男性糖尿病风险依次增高。类似地,体脂比例越高(p for trend < 0.0001)、BMI越大(p for trend = 0.048),吸烟所导致的糖尿病风险同样越高。

  肥胖是糖尿病公认的一项危险因素[8],但吸烟和肥胖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有研究发现[9],吸烟者相对来说会更瘦、BMI更低,但其腹部肥胖的比例却会更高、WC更大。而女性较男性体脂比例更高,因此女性抽烟,受抽烟开始时间早(p for trend 0.00011 vs < 0.0001)、抽烟持续时间长(p for trend 0.00013 vs < 0.0001)和抽烟量大(p for trend均< 0.0001)的影响会更大。

  3戒烟:五年不抽保平安

  不过,这项研究软硬兼施,不仅用可怕的数据“吓”大家,告诉大家抽烟很危险,同样也给出了数据,希望大家早日“主动”戒烟。

  醒醒!是时候戒烟了!

  我们都知道,戒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烟民们“远离”抽烟所带来的风险。不过,这次的研究发现,用生命去抽烟,抽到病怏怏、抽不动才“被动”戒烟,其实为时已晚;想要真正远离抽烟带来的糖尿病风险,“主动”戒烟五年以上就能保平安……

  研究发现,对于“主动”戒烟的烟民,只要与香烟告别5年,糖尿病的风险就会下降到和从未吸过烟的人群一样的水平(HR 0.92, 95%CI 0.75-1.12),效果在戒烟15年之后也能继续保持(HR 1.17, 95%CI 0.98-1.40)。

  然而,那些轻伤不下火线,最终不得不因病“被动”戒烟的烟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想要降低糖尿病的风险需要戒烟至少15年(HR 1.10, 95%CI 0.89-1.35),在革命尚未成功的前15年里,他们仍然需要为糖尿病担惊受怕(HR 1.25~1.42)。

  4评论:同志仍需努力啊

  在同期刊发的评论中[10],来自悉尼大学的专家指出,这项研究[2]有助于糖尿病防控政策的制定。

  2016年的一项研究[11]也发现,我国的吸烟率在1991-2011年间不再上升,男性吸烟率从60.6%下降到了51.6%,女性吸烟率也从4.0%下降到了2.9%——这一变化有望在未来减少许多吸烟相关的死亡。

  然而,截至目前我国男性的吸烟率到依然居高不下[11,12],不论目前的政策如何改变,吸烟所带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负担仍将持续20-30年,吸烟相关的死亡也将依然高居不下——这一研究的意义似乎很难在短期内体现。

  改变,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改变,也需要你从现在做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宋恩峰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脑瘤、膀胱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慢性胃肠炎、肝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虚、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各种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王曙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领域:内分泌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