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必看!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精华汇总

2016-12-19 00:47:59MedSci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16年糖尿病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这些糖尿病研究成果为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寻找最新方向。本文就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进行汇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锦年素时,稍纵即逝,又是到年终盘点的时刻!相比于去年,2016年糖尿病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不论从基础还是临床研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寻找最新方向。本文梅斯医学编辑就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进行汇总。

糖尿病,糖尿病研究亮点,必看!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精华汇总

必看!2016年糖尿病相关研究亮点精华汇总

  【1】BMC Biotechnology:糖尿病福音,转基因蛆虫治疗足溃疡!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绿蝇(丝光绿蝇)幼虫可以产生和分泌人类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细胞生长和伤口愈合。

  将无菌实验室养的绿蝇幼虫用于蛆虫清创治疗(MDT),主要是不愈合的伤口,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可以促进其愈合。使用蛆清洁创面,不仅可以去除坏死组织,还能够分泌抗微生物因子。这是符合成本效益的治疗,并且已经得到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然而,关于MDT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据还缺乏。

  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创造出能分泌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蝇蛆,该物质能刺激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北卡罗来纳州的昆虫学教授Max Scott和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和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同事通过两种不同的技术让绿蝇幼虫分泌PDGF-BB。

  一种是利用热引发转基因绿蝇幼虫分泌PDGF-BB。当幼虫处于高温时(37摄氏度),可在其特定结构里检测到人类生长因子,但是幼虫的分泌物中没有PDGF-BB,使得其没有临床使用意义。

  接着Scott和同事设计出了第二种方法。给只产生PDGF-BB的绿蝇幼虫喂食缺乏抗生素四环素的饮食,结果发现幼虫排泄物和分泌物中PDGF-BB含量很高,因此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Scott说:“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居住在低收入或中收入国家,昂贵的治疗费用像大山一样压着他们。而我们的试验从原理上证明了,未来使用能产生多种生长因子的转基因L.蝇株幼虫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是可行的,可以减少患者的截至和其他糖尿病相关风险,并且符合成本效益。”

  【2】Diabetes care:周末放肆睡,或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最近一项在芝加哥大学睡眠实验室进行的短期研究显示,几个小时的闭眼休息是一种更为放松的治疗,对任何可能处于糖尿病边缘的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CDC美国现有2910万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接近1/10。如此规模巨大的医疗问题需要深入到各个层面的研究。糖尿病是十分复杂的疾病,应对其潜在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以遏制疾病的发展。而本研究是从睡眠角度探究其对糖尿病的影响。

  睡眠可能不足饮食和运动一样对糖尿病的影响巨大,不过先前有荟萃分析表明,7-8小时睡眠时间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最低,而除此之外不管睡眠时间长短,均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还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糖尿病患者早上23%的血糖过高,48%的患者胰岛素水平过高。换句话说,睡眠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与合适睡眠量的患者相比,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高出80%。以上研究结果似乎都在表明一点,睡眠不足不仅会加剧现有糖尿病病情,还会增加健康人群糖尿病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健康的年轻人如果能在周末放肆睡觉,弥补工作日的睡眠不足,仍可以降低睡眠不足导致的糖尿病风险。不过研究者也意识到该研究只是针对小样本的短期研究,不足以得出有力的结论,并且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更容易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因此研究者计划在以后进行饮食控制的更大样本更长周期的研究。

  【3】Am J Epidemiol:上海交大宁光院士发表糖尿病研究新成果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宁光院士及其团队在Am J Epidemiol杂志上发表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研究表明,配偶之间共享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16日的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上。

  本研究以社区为基础,2011-2012年间年龄为40岁或以上的中国成人群体中,调查了糖尿病患者的配偶是否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共纳入34,805对夫妻。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提供了详细的临床、社会人口及生活方式信息。他们根据标准来定义了糖尿病和多种心血管代谢疾病。相比于配偶为非糖尿病患者的参与者,配偶罹患糖尿病的参与者具有较高的机率罹患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且这种关联独立于年龄、身高体重指数、教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身体活动和饮食。

  研究结果,配偶罹患糖尿病为鉴别处于糖尿病和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中的个体提供了一个简单、有价值的信息。

  【4】Diabetes Care:人类胰岛移植完成III期临床 根治1型糖尿病已见曙光!

  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进行胰岛移植能够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症,低血糖会导致病人出现痉挛,意识丧失,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对生命造成威胁。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治疗对于遭受过严重低血糖症的病人非常有效。

  这项III期临床试验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AID和NIDDK两个研究所共同资助,同时该试验的设计也得到了美国FDA的认可,从一定程度上为纯化人类胰岛细胞的商品化应用提供了保证。相关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 Care上。

  这项研究共包含48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都存在低血糖症意识损伤,同时也经历过严重的低血糖症。研究人员通过标准化流程从已故的人类供体身上获得了纯化的胰岛细胞,通过门静脉注射对参与者进行了胰岛移植,所有研究参与者都至少接受过一次胰岛移植。接受移植的患者们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防止免疫系统排斥移植细胞。

  首次移植一年之后,88%的参与者没有再发生过严重的低血糖症,他们体内建立了近乎正常的血糖水平,并且恢复了低血糖症意识。两年之后,71%的参与者仍然能够达到移植成功的标准。

  研究人员表示,只需要很少数量具备胰岛素合成分泌功能的胰岛细胞就能够帮助恢复低血糖症意识,但是有些人还需要使用胰岛素帮助完全控制血糖水平,这些人适合再次接受胰岛细胞移植。参与者中有25人接受了第二次胰岛细胞移植,1人接受了第三次胰岛细胞移植,一年之后,52%的参与者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

  【5】JAMA:1988-2014年间美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变化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美国及世界上慢性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原因。人口统计学和治疗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和临床表现。本研究旨在分析美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肾病的临床表现。

  采用横断面研究探究1988年至2014年间参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20岁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或使用降血糖药物。

  结果共纳入了6251名成人糖尿病患者(1988-1994年1431名,1999-2004年1443名,2005-2008年1280名,2009-2014年2097名)。糖尿病肾病定义为持续性蛋白尿,eGFR持续减少,或两者兼有。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8.4%降至2009-2014年的26.2%,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然而,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0.8%降到2009-2014年的15.9%。相反,eGFR降低的发生率从1988-1994年的9.2%提高到2009-2014年的14.1%,与eGFR严重降低的模式类似。在年龄和种族/族裔上,蛋白尿的时间趋势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仅在年龄小于65岁的成人及非西班牙裔白人可发现蛋白尿的患病率降低,而年龄或种族/族裔上,GFR降低的发生率增加无显著差异。2009-2014年,约820万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eGFR降低,或两者兼有。

  总而言之,该研究发现1988-2014年的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的总患病率没有明显变化,而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下降、eGFR降低的患病率增加。

  【6】Lancet子刊:不是伪科学!身高确实影响糖尿病及癌症风险

  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描述了全世界个体升高增加和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发现,高个儿人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但患癌风险却很高,同时研究者还讨论了饮食因素和其它机制试图来解释上述关联性发生的原因。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机体身高的增加是机体动物蛋白富集及营养过剩的主要标志,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机体一生的程序可能都会建立,直到开始建立产生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1和2以及IGF-1/2系统;在机体其它的影响中,系统的激活就会引发机体对胰岛素活性更加敏感,随后正向影响脂质的代谢。而本文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高个儿人群更容易对胰岛素敏感,而且肝脏中脂肪含量水平较低,这或许就可以帮助解释其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的原因,研究者认为,高个子人群机体中存在特殊保护机制可以抵御脂质代谢障碍的发生,然而IGF-1/2系统及其它信号通路的激活或许和特性癌症发生风险增加直接相关,尤其是乳腺癌、结肠癌以及黑色素瘤,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细胞生长不断被激活所导致的,而最终则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反向相关,但和癌症却是正向相关的。

  最后研究者呼吁将机体生长和身高因素纳入到抑制上述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预防之中,研究者们非常清楚尽管高个子人群受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影响较少,但却患癌风险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饮食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尤其是在个体怀孕期间以及个体儿童和青春期等阶段。

  【7】重大突破!科学家终于解开1型糖尿病医学谜题

  在最近发表于《Diabetes》期刊的研究中,英国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1型糖尿病患者中之前未知的遭受免疫系统攻击的分子,解决了一项几十年的医学谜题。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由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Michael Christie博士领导,可能更好地识别面临1型糖尿病风险的人群,并为开发防止该病发生发展的新疗法提供信息。

  在1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对通常被忽视的自身抗原(autoantigens)做出反应。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特定针对每种自身抗原分子的抗体。目前已经拥有检测这些抗体的测试:检测到的抗体越多,个体罹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越高。这些测试目前被用于识别那些1型糖尿病风险最高的人群,并可能在未来提供干预和阻止疾病发展的机会。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4种在1型糖尿病中被免疫系统攻击的分子。但在过去20年里,第5种被称为"Glima"的分子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在新的研究中,Christie博士的团队成功识别出第5种分子是Tetraspanin-7,这可能使预测1型糖尿病的测试更为准确。他们正在寻找方法以阻断免疫攻击,从而防止这些高风险人群罹患1型糖尿病。

  【8】ENDO 2016: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这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Chaker和同事对8452名≥45岁的成年人进行了一样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65岁,研究人员获取了甲功和血糖等数据,平均随访7.9年。

  随访期间有1100名参与者发展为前驱糖尿病,798名发展为糖尿病。校正基线年龄、性别、HDL胆固醇、血压和血糖等因素后,更高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HR = 1.13; 95% CI, 1.08-1.18, per logTSH),更高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与更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HR = 0.96, CI, 0.93-0.99, per pmol/L)。就算在正常范围内,这种联系也存在(TSH, HR = 1.24; 95% CI, 1.06-1.45; 游离 T4, HR = 0.96; 95% CI, 0.93-0.99, per pmol/L)。正常范围内甲功最高值组与最低值组相比,前驱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为1.4倍(P = .002)。

  Chaker说:“我们的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展机制中有一定作用。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甲状腺激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9】PLoS Med:骑自行车远离糖尿病

  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上班出行,自行车都是很好的选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娱乐和通勤自行车、骑车习惯的改变和2型糖尿病(T2D)风险的关系。

  从基线的1993到1997年,纳入了来自丹麦的24623名男性和27890名女性,年龄50-65岁,没有T2D和其他慢性疾病,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包括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和自行车习惯。大约5年后,进行第二次评估,参与者完成了一份新的、最新的生活方式问卷。

  结论: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上班出行,自行车都是很好的选择,都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不管是一直骑自行车还是生命晚期才开始,均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

  【10】Diabetes Care: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研究

  根据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来自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的Chin-Li Lu博士进行了两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0411名1型糖尿病患者,探究低血糖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数据包括了564个死亡者和匹配的1615例对照组。当然还有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n = 743)和没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对照组(n = 1439)。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严重低血糖事件的患者,死亡几率增加了2.74倍(95% CI, 1.96-3.85);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加了2.02倍(95% CI, 1.35-3.01)。在过去1至3年或3到5年发生低血糖事件也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有关 (OR = 1.94; 95% CI, 1.39-2.71和OR = 1.68; 95% CI, 1.15-2.44)。

  在那些死亡的患者中,研究人员确定了三个主要原因:44.8%死于糖尿病,16.4%死于恶性肿瘤,12.4%死于循环系统疾病。死者也倾向于更多的生活在农村地区,并有更低的收入为基础的保险费。

  研究人员写道:“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应适当管理1型糖尿病,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发生了低血糖事件,应该告诉患者接下来的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事件的可能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宋恩峰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脑瘤、膀胱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慢性胃肠炎、肝炎、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虚、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各种皮肤病等疑难杂症。

  • 倪青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糖尿病足、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足,以及痛风、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内分泌性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 董振华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TCM treatment for rheumaimmune systemic diseases, chronic liver diseases, tumor and other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