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健康第一步是管住你的嘴

2007-10-26 18:4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将近30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但一饱口福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高脂、高能量饮食以及运动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改革开放将近30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但一饱口福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高脂、高能量饮食以及运动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饮食结构与慢性病的关系
  饮食与疾病关系非常密切。在一项多个国家参与的大型调查中发现,一个国家人民饮食结构中脂肪摄入量越高,心血管病患者也越多;盐摄入量越高,则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供给人体能量的三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米、面等谷类食物;脂肪则来源于食用油及动物性食品;蛋白质在植物性食物及动物性食物以及蛋、奶中,含量都比较丰富。这三种营养素搭配必须合理才能维持身体健康。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三种营养素的最佳比例是: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足够,脂肪摄入量较低,与西方国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高脂肪摄八的饮食结构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但遗憾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2002年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是我国首次将营养和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在一起,目的是观察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及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前几次营养调查相比,我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动物性食物摄入逐年增加,谷类食物逐渐减少。城市居民能量食物来源构成中,碳水化合物远低于50%,脂肪急剧升高,多数人脂肪摄入量超标,碳水化合物过低。让饮食结构合理化,进而防治慢性病,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针对这一情况,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提出:“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并提出科学饮食“八字方针”——“调整、维持、控制、增加”。即调整进食顺序,尽量不要在餐后吃水果;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对于糖尿病饮食,许多患者存在误解,认为谷类食物如米饭、馒头对血糖影响较大应当少吃;肉类等对血糖影响较小,可以多吃。实际正相反,多吃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势必造成脂肪过多摄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导致心血管病等并发症。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谷类食物都有很高的升糖速度,如果多吃粗粮、杂粮(如养麦、黑米、燕麦等)完全可以减慢血糖升高速度;也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物混合食用,如将绿豆与米饭一起煮成绿豆粥等,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另外,还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办法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而对于必须进食细软食物的老年患者-可以加用具有“药物分餐”作用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可以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速度,同样可以减慢血糖的升高速度。
  总之,只有结合中国居民饮食的特点,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最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病,让患者享受健康生活。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段海涛深圳罗湖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深圳市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世医家传。1977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大家万友生、丁泽民、沈绍功、施奠邦、薛伯寿教授等。近年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完成科研项目2项,参编出版专著5部。学术上推崇脾胃学说、活血化瘀学说和中医养生保健。荣获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优秀学术成果奖、美国纽约第五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擅长治疗:   (1)女性继发性不孕、内分泌紊乱、暗疮色斑、卵巢早衰、性冷漠、抑郁症、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盆腔炎、卵巢囊肿、围绝经期综合征。   (2)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腹泻或便秘、反复感冒、久咳、多汗、夜啼、遗尿、湿疹、荨麻疹、皮炎、疝气。   (3)男性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不育、原因不明发热、胃肠肝胆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颈肩腰腿痛、眩晕、头痛、口腔溃疡、痤疮、鼻咽中耳炎、肿瘤调治。

  • 孙克平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甲状腺疾病、丹毒、前列腺疾患、下肢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