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糖胖病

2010-05-01 19:4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外国人创造了一个名词,叫“diabesity”,字头是英文糖尿病“diabetes”的前半段,字尾是英文肥胖“obesity”的后半段,整个词可翻译为糖胖病。

  外国人创造了一个名词,叫“diabesity”,字头是英文糖尿病“diabetes”的前半段,字尾是英文肥胖“obesity”的后半段,整个词可翻译为糖胖病。

  肥胖与糖尿病到底有何关系?肥胖与糖尿病是否可联系在一起?肥胖与糖尿病合二为一是必然还是偶然?

  目前研究证实脂肪已不再被认为是储存能量的仓库,现已发现有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脂肪细胞不仅是在外界刺激下被动地储存和释放能量,而且是重要的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瘦素、脂联素、血管紧张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金属硫蛋白等。

  这些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途径参与维持机体的众多生理功能,包括组织间信息传递,感知自身能量储备和控制自身体积,调节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调节血管活性、血压、免疫、炎症反应及凝血机制等。

  研究资料报道,肥胖者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较不肥胖者明显减少,结合的胰岛素也就减少,使得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能力减弱,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肥胖者更易患2型糖尿病。

  肥胖者脂肪细胞功能发生异常,释放出大量脂肪源性因子可导致胰岛素抵抗(IR)、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异常变化。所以有学者认为肥胖者脂肪细胞功能的异常是糖尿病等多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发现,外表看来并表现明显肥胖者而存在IR的人群,其内脏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容积却明显增加。可见这种表现为中央型肥胖(或称内脏型肥胖、腹型肥胖),是引发IR、糖尿病(DM)和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因素。

  所以普遍认为内脏脂肪较皮下脂肪更有危害。同样也认为IR、DM及MS的根源在内脏脂肪的增多,而不仅仅取决于单纯体重指数增高。

  中央型肥胖人群由于存在脂毒性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巨大变化,不仅能引发和加重IR,还会损伤胰岛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促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为此,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MS的新定义,以中央型肥胖(而不是体重指数)作为诊断的核心。

  据欧洲一项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伴肥胖者高达80%~90%,肥胖伴代谢综合征,尤其是血脂异常者高达70%,而2型糖尿病无超重或肥胖者仅占10%。足以可见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的关系,肥胖引起2型糖尿病情况绝非偶然。

  资料报道,血脂紊乱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脂毒性”引发的胰岛损害和甘油三酯的异常升高多出现在血糖升高之前,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又有不解之源。故有学者又提出“糖脂病”之称。

  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不仅相互加重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使糖尿病病情恶化,还共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美国资料报道要想买保险先量腰围,你裤腰带越长,你买保险交钱就越多。

  肥胖确实与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人说糖尿病干脆叫糖胖病,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实据的。肥胖是发生糖尿病最危险的因素。  据现代医学的观点,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根源和基础。

  而肥胖病又是导致胰岛素抵抗重要因素。而导致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特别是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及少动的生活方式有关。Hara等认为,脂肪组织通过局部和全身信号网络调节能量代谢,使机体适应不同的代谢状态。

  当脂肪贮存过多时,机体信号网络不能适应这种状态,从而引起不适当的反馈调节,出现脂肪细胞功能发生异常。Kand等的研究证实,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是2型糖尿病较强的独立预测因子。

  腹部脂肪的增加,造成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后者通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脏,降低胰岛素的清除,增加脂质合成,导致外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也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升高。近来有研究发现,血FFA增加可促进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TNF-α和IL-6是脂肪细胞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肥胖时可增加FFA释放而加重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与脂肪细胞分泌,糖脂代谢和心血管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并可限制脂肪组织过度生长,防止肥胖的脂联素,在肥胖者中水平降低,即肥胖可导致脂联素水平降低。

  临床研究还证实,多数肥胖者表现为瘦素抵抗。瘦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下丘脑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还可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内脏脂肪分解,减少内脏肥胖。  总之,肥胖与糖尿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肥胖引起糖尿病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还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脂肪肝、高尿酸、高尿微量白蛋白、高炎症反应、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免疫力低下的“十高一低”。

  也出现了“糖胖病”、“糖脂病”、“糖心病”的说法,目的就是提醒人们2型糖尿病并不仅仅是高血糖的问题,而是伴随多种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征。最新发布的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共识》建议,血糖、血压与血脂等都应同时进行积极的综合防治,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近ac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催生了西方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模式,肥胖的人数每年高速度增加。全民要加大力度,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肥胖,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