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关于胰岛素,你不可不知的细节

2010-04-3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毫无疑问,胰岛素是迄今为止降服“糖魔”的最佳武器。如果使用得当,对高血糖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毫无疑问,胰岛素是迄今为止降服“糖魔”的最佳武器。如果使用得当,对高血糖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而要做到这一点,涉及到许多技巧和细节问题,这也是每一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因为它直接关乎治疗的成败。

  认识篇  胰岛素究竟为何物?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A、B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它不仅是体内惟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

  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在调节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代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根据血糖的高低按需分泌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旦胰岛素分泌数量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体内就会发生各种代谢紊乱,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就会产生糖尿病

  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有何区别?   根据种属来源不同,可分为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由于动物胰岛素在化学结构上与人胰岛素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部分病人注射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

  另外,动物胰岛素的效价比人胰岛素低,当由动物胰岛素换用人胰岛素时,剂量须相应减少15%~20%。

  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有何区别?   胰岛素类似物是指化学结构与胰岛素略有不同,但能与胰岛素受体相结合而发挥降糖作用的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激素。

  与短效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更快(15分钟起效),作用高峰出现在注射后1~3小时,作用维持4小时左右,能较好地模拟进餐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对餐后高血糖控制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由于可在餐前即刻注射,而不像短效胰岛素那样需要提前半小时注射,因而病人治疗的依从性较好。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主要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与目前临床应用的中、长效胰岛素相比,药效更加平稳,无明显的作用高峰,低血糖风险更小,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即可提供24小时的基础胰岛素分泌。

  注射胰岛素以后能否成瘾?   答案是绝无可能。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非是化学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事实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如果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

  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至于有些糖尿病人用上胰岛素以后停不下来,完全是病情所需,而绝非是胰岛素成瘾。

  例如,所有1型糖尿病人以及晚期重症2型糖尿病人,由于患者胰岛功能已完全衰竭,因此,这些病人必须终生依赖外源胰岛素。而处于妊娠或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等)的糖尿病人,一旦结束分娩或解除应激状态以后,多可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所以说,胰岛素究竟是长期还是短时使用,完全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对用胰岛素成瘾的担心完全是无知和多余的。

  功效篇  哪些人需要采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人一经确诊便需采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人当出现下述情况时也应采用胰岛素治疗:1.正规足量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欠佳者;2.口服降糖药虽能满意控制血糖,但因药物副作用不能坚持服用者;3.并发肝肾功能不全者;4.出现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重症感染等);6.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7.分型不明且明显消瘦者。

  新近有学者主张,对血糖较高的初诊糖尿病患者,一开始便可给予短期(两周左右)胰岛素强化治疗。理由是: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逆转甚至修复患者的胰岛功能,如此一来,患者有望在此后数年间不需要服用任何降糖药物,仅凭饮食治疗等便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胰岛素的剂型及其特点有哪些?   临床上根据药物起效的快慢、作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将胰岛素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以及预混胰岛素等剂型。

  1.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时间为15分钟,作用高峰为30~45分钟,持续时间约2~4小时,如诺和锐和优泌乐。

  2.短效胰岛素: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6~8小时,如诺和灵R和优泌林R等。

  3.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为4~12小时,持续时间约14~20小时。如诺和灵N和优泌林N等。  4.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主要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其特点是皮下注射后,药物吸收稳定,血浆浓度平稳,无明显的血药峰值出现,每日皮下注射一次降糖作用可维持24小时,可以较好地模拟正常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5.预混胰岛素:将短效胰岛素(R)和中效胰岛素(N)事先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称为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30R是指将30%的短效R与70%的中效N胰岛素混合;50R是指短效R和中效N各占50%。上述药物起效时间均为30分钟,达高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为12~24小时。

  如何选择胰岛素的剂型?   胰岛素有多种剂型,在具体选用时很有讲究。  短效胰岛素的特点是吸收快、持续时间短,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血糖,而且便于剂量调整,宜在下列情况下选择:①胰岛素最初的治疗阶段,便于摸清剂量;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抢救;③严重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④消除餐后高血糖;⑤配合中、长效胰岛素实施强化治疗。

  中效胰岛素起效和药效持续时间介于短效和长效之间,主要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常采取:①联合治疗:白天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②替代治疗:用中效胰岛素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或者采取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起效缓慢,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降低夜间或空腹血糖。它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短效胰岛素联合使用,实施强化治疗。注意: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不能用于静脉注射,不能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

  小贴士  如何识别胰岛素瓶上的标识?   产品包装上常见的标识有:  ◆ RI(简写R)代表短效胰岛素;   ◆ NPH(简写N)代表中效胰岛素;   ◆ PZI代表长效胰岛素;

  ◆ 30R(或70/30)表示由30%短效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组合而成的预混胰岛素,  ◆ 50R(或50/50)表示由50%短效胰岛素和50%中效胰岛素组合而成的预混胰岛素。  ◆ U-40表示胰岛素的浓度是40U/m l,瓶装胰岛素一般都是这种规格;

  ◆ U-100表示胰岛素的浓度是100U/m l,笔芯装的胰岛素都属于这种规格。  ◆ 单组分胰岛素的标志是M C(单组分),H M(人单组分)。

  使用篇  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有哪些?   由口服降糖药转为胰岛素治疗的方案主要依据患者的胰岛功能状况以及血糖谱的特点来决定,同时,还要考虑到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基本治疗方案有三种:  第一种方案: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此方案适用于糖尿病早期,此期病人基础胰岛素分泌尚可,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即胰岛贮备功能较差)。因此,这种病人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基本正常。

  第二种方案: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即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白天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其优点是能有效地克服“黎明现象”,使整个夜间特别是空腹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由此使白天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得到加强,从而保证全天血糖的良好控制。

  第三种方案: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即停用一切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靠胰岛素来控制全天的血糖。常用的方案有:分别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也可以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于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主要适用于胰岛功能完全衰竭、口服降糖药失效的糖尿病人。

  胰岛素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的用药原则,根据每个患者的病型、病情、年龄、胖瘦、肝肾功能状况、作息规律、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何分配全天胰岛素的用量?   1.每天注射三次短效胰岛素:这种方案多用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剂量的分配原则是“早>晚>中”,临床常常按照“日总量除以3,中减2加早”的方法分配。假设全天短效胰岛素用量为30单位,除以3等于10单位,中午减2单位,加在早上,即早餐前12单位、午餐前8单位、晚餐前10单位。

  2.每天早、晚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早餐前注射日总量的2/3,晚餐前注射日总量的1/3。

  3.每天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睡前按每公斤体重0.2单位计算追加一次中效(NPH)或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白天三餐前口服降糖药。

  为何1型糖尿病不适合用预混胰岛素?   与2型糖尿病人尚存部分胰岛功能不同,1型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已彻底衰竭,病人自身对血糖几乎没有任何调节能力,患者必须完全依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其最佳治疗方案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给药:即每天定时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

  “预混胰岛素”是由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预先按照固定比例混合而成,其所含的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当餐的餐后血糖,其所含的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提供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的常规用法是:一日两次分别于早餐前和晚餐前皮下注射。由于中效胰岛素存在吸收峰而并非均匀释放,再加上患者早餐和晚餐的间隔时间很难保证恰好是12小时,因此,预混胰岛素不能提供全天持续的相对稳定的基础胰岛素供应;再者,预混胰岛素通常是早、晚一天两次给药,由于午餐前没注射短效胰岛素。

  因此,患者午餐的餐后血糖往往偏高。因此,预混胰岛素只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人,而对胰岛功能已完全丧失的1型糖尿病患者则不适合。

  如何确定胰岛素的初始剂量?   胰岛素初始剂量的估算方法有多种,列举如下:  1.采取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睡前中效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可以按每公斤体重0.1~0.2单位来计算。

  2.采用替代治疗方案的患者,其胰岛素起始量的估算有多种方法:  ①按体重估算全天胰岛素用量:2型糖尿病病人可以按0.2~0.8单位/公斤体重(平均0.4)计算。  ②根据血糖值计算胰岛素用量:全天胰岛素总量(U)=[空腹血糖(m m ol/L)×18-10 0 ]×10×体重(公斤)×0.6÷10 0 0÷2=0.003×(血糖-100)×体重(公斤)。注:18为m m o l/L转为m g/d l的系数;×10是为了换算成每升体液中高出正常的血糖量;×0.6是由于体液量为体重的60%;÷1000是将血糖由毫克换算为克;÷2是按每2克葡萄糖给1U胰岛素计算。

  ③根据尿糖多少确定胰岛素用量:在病人肾糖阈正常的前提下,可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来估算胰岛素用量。一般一个“+”需3~4个单位胰岛素。比如说午餐前尿糖为三个加号,开始时就可以在早饭前打9~12个单位的胰素。如果空腹尿糖三个加号,则应在前一天晚餐前或者睡前打9~12个单位的胰岛素。

  ④根据口服降糖药的量来估算,一般以磺脲类降糖药(如优降糖)为标准,一片药相当于5个单位胰岛素,假如病人一天服用6片优降糖,则全天胰岛素用量在30单位左右。  ⑤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可根据血糖的高低决定在三餐前打8、4、6或者10、6、8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可又实用的方法。  先按上述几种方法确定胰岛素注射剂量,数天后再根据血糖控制水平进一步加以调整。

  如何确定胰岛素注射与进餐的间隔时间?   注射的时间安排主要取决于所用的胰岛素类型和餐前血糖水平。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起效迅速,可在餐前即刻注射;短效胰岛素注射后半小时才起效,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注射;中效胰岛素,一般是在晚上睡前注射,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

  但若需要补充全天基础胰岛素,则可一日两次,分别于早餐前30~60分钟以及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作用时间可维持24小时,只需每日注射1次,且没有峰值,可在每日的任何时间(只要每日的注射时间固定即可)注射,完全不受进餐时间的限制;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一般主张在餐前半小时注射。

  另外,如果餐前血糖较高,注射与进餐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如果餐前血糖较低,可适当缩短注射与进餐之间的时间间隔,甚至可以注射后立即进餐。举例来讲:餐前血糖在3.9~6.7m m o 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钟注射,可适当多进食;餐前血糖在6.7~10.0m m o l /L者,在30分钟注射,按常规进食;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 /L者,在餐前45分钟注射,减少进食。

  如何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主要应依据血糖监测结果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尿糖仅仅作为参考。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参照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3点的血糖水平,每隔3~4天调整一次,每日调整幅度为2~6单位,直至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为止。

  切忌调整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以防止出现严重低血糖或使血糖大幅波动。此外,还要尽量使胰岛素剂量与饮食、运动量保持相对平稳的动态平衡。

  1.空腹血糖升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夜间低血糖后引起的反跳性清晨血糖升高,即“苏木杰反应”,这种情况表明头天晚  上的胰岛素用多了,需要减少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另一种情况是,夜间未曾发生低血糖,而空腹血糖偏高,这种情况表明患者头天晚上胰岛素用量不足,需要增加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患者空腹血糖比正常值超出几个mmoI/L后,胰岛素就相应增加几个单位。

  2.餐后血糖升高:需要相应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餐后2小时血糖>10.0m m ol/L后,血糖每增高2.0m m ol/L胰岛素增加1个单位。  3.晚餐前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增加早餐前中效胰岛素的剂量。  反之,如果以上各时点血糖偏低则须减少相应时点胰岛素剂量。

  操作篇  如何抽取胰岛素?   用酒精棉球消毒胰岛素瓶的瓶塞,然后用注射器抽取与所要注射的胰岛素液等体积的空气注入胰岛素瓶内,以防抽取时形成负压使药液不易抽出。将胰岛素瓶上下颠倒混匀之后,左手再将胰岛素药瓶倒转,右手持注射器抽取比所需剂量多2~3单位的胰岛素。

  检查注射器中有无气泡,如果没有,将针芯上推至所需剂量即可。如果注射器中有气泡,应将针管直立(针头朝上),用食指轻弹注射器上端使气泡升至最顶部,并上推针芯至所需刻度的位置,将气泡和多余的胰岛素一起排出。

  如何配制“混合胰岛素”?   临床上,有时需将短效与长效两种剂型的胰岛素混合使用,操作时需要注意:一定要“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如果颠倒了这个顺序,就可能将长效胰岛素带入短效胰岛素药瓶,从而导致整瓶短效胰岛素的性质发生改变而不能再继续使用。

  步骤:先将针头插入长效胰岛素瓶内,注入相当于所需胰岛素用量的空气后拔针,注意此时针头不能接触胰岛素药液。

  然后按上述抽取胰岛素的步骤先抽取短效胰岛素,拔出注射器。轻晃长效胰岛素瓶将其混匀,瓶口向下,插入已抽取短效胰岛素的注射器针头,轻拉针芯,即可见长效胰岛素进入针管内,直至所需刻度后,拔出注射器。在使用混悬胰岛素之前,应将针管放置于双手掌心轻轻滚转,使胰岛素充分混匀。

  注意:中效胰岛素溶液中鱼精蛋白锌与胰岛素的比例恰好是1:1;而“长效胰岛素溶液中鱼精蛋白锌所占的比例较大。长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混合后,长效胰岛素中超量的鱼精蛋白锌吸附了一部分短效胰岛素形成中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原来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的比例就改变了。而中效胰岛素中因无多余的鱼精蛋白锌,故与短效胰岛素混合后二者的比例不变。

  如何选择注射部位?   常用注射部位有腹壁(离脐5厘米以外的区域)、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所以,如果偶尔吃饭时间提前,则选腹部注射;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

  此外,局部运动可以加快吸收,如果要参加锻炼,应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肢体运动,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洗热水澡或按摩可以使胰岛素在注射后很快起效。

  如果吃饭时间提前,则选择在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可选择臀部注射。不要在痣、瘢痕组织和皮肤硬结处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细节提醒:由于肚脐周围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在此注射很容易使胰岛素进入血管内而影响药物疗效,因此,在腹部注射时应避开以肚脐为圆心、5厘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此外,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位置间隔在2厘米以上。不宜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尽量减少组织损伤、肿胀和皮下脂肪萎缩

  胰岛素怎样打才不疼?   许多糖尿病人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就是因为怕疼。实际上,疼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注射方式不正确所致,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1.胰岛素温度不能太低。胰岛素刚从冰箱中取出,由于温度低,注射时会引起疼痛,因此,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在室内“温”一下,待胰岛素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2.酒精挥发后再注射。消毒皮肤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会从针眼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3.用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约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这样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

  4.注射时进针要快。进针时要果断迅速,进针越慢,痛感越强。

  5.进针和拔针时要保持同一个方向。

  6.注射部位的肌肉应放松。

  7.及时更换注射部位。下一次注射部位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厘米,注意避开皮肤感染处及皮下硬结,保持注射部位的肌肉放松。

  8.定期更换针头。胰岛素笔的针头十分纤细,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导致针头变钝或出现倒勾,引起注射疼痛。

  特别提示篇  胰岛素能口服吗?胰岛素目前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由于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一经口服就会在肠道内会被消化液分解成氨基酸,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彻底失去降糖作用。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口服胰岛素也有一些研究,但是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所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所谓的“口服胰岛素”都是虚假广告,患者要提高警惕。

  用上胰岛素以后,还能否再改用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人用上胰岛素以后,能否再改回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取决于经过治疗以后,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说来,需满足以下几点:

  1、患者全天胰岛素用量不超过24~28单位,而血糖控制达标;   2、胰岛功能明显恢复,空腹C肽水平>0.4nmol /L,标准糖负荷后C肽>0.8nmol/L;   3、患者没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

  4、应激情况(如大手术、严重创伤、重度感染等)已经解除,患者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良好;   5、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排除1型糖尿病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后,方可考虑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饭前漏打胰岛素怎么办?   胰岛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漏打了,对于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可在餐后即刻注射。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可在餐后立即补打,其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m m o l/L时,可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

  如何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   使用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及家属要学会识别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饥饿感、头晕心慌、手颤、出虚汗、瘫软无力,严重时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此时,测血糖往往低于2.8m m ol/L。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注射剂量过大,注射后没及时进餐或进食量不足,活动量大而没有及时加餐或调整胰岛素用量。

  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应立刻吃一些高糖饮食,如糖水、饼干。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距离下一餐还有一个小时以上,则可加食一片面包或一个馒头。

  经以上处理仍未好转,请家人或朋友帮助,并迅速去医院检查。  当然,注射后除了观察有无低血糖外,长期使用者还应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情况,如皮下硬结、脂肪组织萎缩等,但是现在的人胰岛素制剂,纯度非常高,很少出现此类过敏反应,所以病友大可不必担忧。

  如何判定胰岛素能否使用?   判定胰岛素能否使用主要看以下几点:  一看外观颜色是否有变化。正常情况下,速效或短效胰岛素无色透明、外观清亮,而其他类型的胰岛素(包括中、长效及预混胰岛素)为均匀的雾状混悬液。

  如果短效胰岛素由清亮变为混浊,中长效及预混胰岛素出现浑浊、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物、颜色变黄,表明已经变质,应弃之不用。如果不能确定,可请医生、护士、药剂师帮助鉴定。

  二看生产日期、有效期、失效期或标明建议在某年某月前使用。  三看胰岛素购买的渠道是否正规,胰岛素应到正规医院或医药公司购买。  如何储存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温度过高或太低都容易使之变性失效,切忌冰冻或日晒。

  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未启封的胰岛素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可以储存2~3年,因此,没开封的胰岛素最好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胰岛素在常温下(20℃左右)可以保存4~6周,超过此限,药物效价会有轻度下降。胰岛素在室温下放置时,宜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得暴露在热源和阳光直射下。

  外出旅行时,可将胰岛素放在专门的低温包内,随身携带。不要放在飞机行李舱中托运,因为飞机货舱的温度常在0℃以下,可使胰岛素冻结变性。

  此外,强烈震动颠簸、强光照射均可能使胰岛素变性失效。到达目的地后,最好把胰岛素放在住所的冰箱冷藏室中。如果没有冰箱,可放在屋中避光阴凉的地方,但不可放在冰块或冰水中保存。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甜蜜医馆第2期:2型糖尿病,早用胰岛素助控血糖

绝大多数医生认为,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后别无选择的手段。但目前研究表明,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极具潜力的治疗手段,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助于长期血糖控制。事实上,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持有恐惧心理,该如何正确认识胰岛素?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